第368章 死扣(第1/2 頁)
張奇接觸中醫時,所學到的教材,還是比較正統的。
與自己從張景泰那裡學到的出入不大。
就比如說,中醫的四大名著,按張景泰與顧維生編撰的教材來說,就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這四本。
而現行公開更大範圍普及的書,變了。
變成了《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四本書。
金匱要略原是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闡述,愣是被新中醫四大名著給拆分成了兩部。
以前有學中醫不學傷寒,不能成大家的說法,但如果把傷寒作為中醫的一切,那就有點緣木求魚的味道了。
傷寒只是開啟人體秘密的其中一把鑰匙而已,把未來繼承中醫思想的人,都灌輸只有這一把鑰匙的思想,是毀滅中醫的行為。
可以想象,時間一長,在這種宣傳下,中醫就不是斷層問題,而是直接淘汰的問題。
作為張景泰的徒弟,秦九石沒有理由這麼做。
可作為張氏一族的叛徒,秦九石這麼做,就能夠理解了。
張氏作為中醫的堅定使用者,傳播者,如果被打倒,那億萬生靈的‘氣’也就無法被收束。
如此一來,張氏就絕無可能再養出‘浩然之氣’維護這一切。
這真是挖到了張氏的根子上啊!
狠!
夠狠!
好在境內仍有一大批中醫傳人,在抵抗這種消滅運動,火苗雖小,但還未熄滅。
“基因改造人,怕不就是秦九石的主要研究方向吧,”張奇想著這些,“洪西方簡直可以說是基因改造人種的先進代表!”
太先進了!
李繼學的那種恐怖的視覺衝擊,到現在張奇回想起來,都覺得一打一,勝算不大。
顧維生頷首。
他輕嘆了口氣,又道:“他太聰明瞭,又被師父誇,自己以為自己就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了,熟不知,聰明人一旦錯了,很容易鑽牛角尖!”
張奇頗為認同這句話。
聰明人往往覺得一切都難不住自己,任何問題在他們的眼裡都是有解的。
解不出來,只是時間問題。
可有些問題,它本身就是無解的。
基因改造這件事,吳敬松當然知道。
但因為家裡人不讓搞這些,才沒有讓自己成為異人。
張奇雖沒解釋眼前這老頭兒是誰,但聽到師父、師伯、向瑜師弟這些字眼,還是知悉了他的身份。
這讓吳敬松感覺這趟簡直沒有白來。
顧維生,竟然是張奇的師伯,這件事,知道的人肯定不多,異人圈子恐怕都鮮有人知道。
聽完顧維生的話,吳敬松與宋正聽著就不能立馬想通這些,他們對視一眼後,見彼此都一臉懵。
於是,宋正先開口道:“這話又怎麼解釋?”
<center></center>
吳敬松也道:“現代醫學從某種角度來說,確實比中醫更為先進,如果你只是說方向錯了,我覺得這不算錯吧?”
顧維生看著吳敬松,“你連異人都不是,你問的有些著急了!”
“就是想知道,況且,我家裡人也想知道。”
吳敬松暗地裡提醒了一下顧維生,你不是叫我給你廣告嗎?你不說,我就不幫你廣告。
顧維生顯然聽出了吳敬松話裡的暗示,白了吳敬松一眼,看向張奇,“你給他解釋吧!順便看你掌握的知識牢不牢固!”
張奇想了想,頷首道:“如果說先進,現代醫學也是站在了傳統中醫的基礎上,往前踏了一步的,包括現代,以西方為主導的醫學研究,很多還要參考中醫的理論經驗。”
“這不能吧?”宋正當起了傳聲筒。
雖他姐是做中藥生意的,但對中醫其實興趣不大。
張奇道:“西醫對於用了藥,腎功能被破壞時,耳朵出問題的認識,中醫早在兩千年前就知道了,用了某種藥,傷了肝功能,眼睛出了問題的認識,也是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而這些,中醫理論幾千年前就當成規則來遵守了。”
“這……你口說無憑啊!”宋正回道。
“你可以翻看黃帝內經,咱們又不是辯論,”張奇笑了笑,又道,“中醫在幾百年前,也是有外科的,很多出土的古墓中,發現了古代中醫的手術刀,和現在的手術刀,幾乎沒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