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4/4 頁)
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水生木,則為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之後金生水,這次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土生金,是迴圈到了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
“迴圈到這裡,那就是最後的陽屬性的督脈了。恩,這樣算來,應該是吸收的靈氣先進入人體背後的督脈,由督脈進入兩條土脈,這土脈性子溫和,應該沒問題。之後是金脈、水脈,再然後是木脈、火脈,這樣十二正經就修煉完了等等,還是不對!”
陳蕭伸手狠狠的撓了撓頭髮,他把一件很重要的事給忘了——小無相功還有六脈奇經呢
“這六脈奇經又該怎麼處理?”
六脈奇經是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
陳蕭喃喃道:“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
“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週,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
“陰蹺脈、陽蹺脈:蹺,有輕健蹺捷之意。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
“陰維脈、陽維脈:維,有維繫之意。陰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陰’;陽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陽’。”
唸到這裡,陳蕭喃喃道:“維絡諸陰,維絡諸陽維絡諸陰,維絡諸陽”
他這一想,便足足想了將近一天時間。
人體十二正經,八脈奇經,小無相功那是都練了的,而且練之絕對是要比不練強上許多。
可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剋原理,卻又沒有這除了任脈督脈外的六大奇經。當初和王夫人共同研究小無相功的時候,那小無相功修煉方法缺失了一本,不過陳蕭卻是知道的很清楚,小無相功大抵就是經脈的五行相生相剋的迴圈,而且這之中的五行相生相剋實際上並不完全,大多都是幾條經脈之間的迴圈,並不是全身所有經脈都能進入一個大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