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買了蠟燭,正要放入燈內,卻覺著不對勁。她手在燈內左掏右掏,掏出一張紙箋。
箋色素白,上頭寫著一行字,是容桐的筆跡:明日卯時,京郊近西門處一見。
謝致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比黑夜還黑黢黢。他僵著臉,一丁點也笑不出來。
幾乎是在同時,就在街旁邊的酒樓裡,微服私訪的皇帝周巒,卻笑得異常開心。
周 巒出來是考察民情的,結果發現許多酒樓裡都有說書的,他就坐下來聽。而且聽了一家書還嫌不過癮,又聽一家沿街一家一家,挨著聽過了。一直聽到這會,天 黑了,燈會開了,街上的人也多起來,跟隨周巒出宮的禁衛擔心陛下安危,又想著明日還有早朝,還要斬首謝景,不容出現差錯禁衛們皆捏了一把汗,不由勸 道:“公子,天色不早了,您看是不是該回家了?”
周巒津津有味,兩眼和雙耳只專注在臺上書裡,笑道:“別急,再多聽一會。”周巒 今夜很開心,正月初一至初三,周巒下了命令,給屬下三天時候,擬出數個抨擊謝景話本,佈置安排。等到初四各座酒樓過了年重新開張,這關於謝景的書,就漫天 漫地在酒樓茶肆裡說了出來:他身為臣子,卻弒君篡位竊國;他身為漢人,卻向狄人賣國割地;他弒殺髮妻,另攀高枝,卻因心中私慾,再次殺妻,殺子
這書講得好,說得精彩,引人入勝,猶如柴堆添油,待到謝景七日遊街時,那一把黎民之火才燃得旺。
因果迴圈,因為怒火燃得旺,來聽書的人增多,場次一添再添。
之前,周巒在前面四、五家聽了,講到討伐謝景,讓善惡有報,讓正重壓邪,讓國家撥亂反正多稱讚歌頌的是小皇帝周巒的忍辱負重,英明神武,當然也有讚揚漢王謝致大義滅親,堅持正道的。
都是周巒交待了那些會寫話本的,讓他們這樣寫的,但那些執筆的似乎忘了一人,周巒連聽了數個本子,都沒聽到他最想聽到的。
“說那周仲晦,二十年前,京中一絕。絕對第一公子,他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這周仲晦周大人,當日忠心護主,未免逆賊謝景起疑心,竟捨生赴死。蒼天有眼,亂箭之下,周大人英靈不滅,留下遺計,後來十年,當今陛下便是靠著這遺計,終懲謝景,重歸主位!這周大人”
周巒聽見說書人終於講到他想聽的了,不由得豎起耳朵,旁邊的禁衛只不過傾了傾身子,周巒就連忙道:“別吵別吵!”
周巒專心致志聽說書人宣講周仲晦是如何如何計謀無雙,德行英偉。周巒又仔細觀察前後左右的反應,見前後左右皆對周仲晦流露出讚許、歆慕、敬仰之色,周巒不由得心花怒放。
書聽到最後,說書人醒木一敲,有好些看客站起來,鼓掌叫好,又高喊道“周大人千古流芳”。周巒也唰地一下站起身,喜滋滋隨著看客著拍掌,禁衛擔憂,在身後提醒道:“公子”
周巒巴掌拍得響亮,口中笑道:“心滿意足,可以去做另外一件事了。”
“公子當心!”禁衛們心都懸了起來,周巒因為太過高興,抬腳的時未曾注意,靴子竟被椅底的橫木絆到,差點跌跤。
周巒自己一點也不在乎,被禁衛們扶著站穩了身子,連喘了幾口氣,道:“等會你們都藏在後面,不要現出來,我要回舊家一趟。”周巒說的舊家是城中周府,時已十五,他必須去會一會容桐。
☆、第76章月照梨花(十)
周巒立在府中;腳往前邁,又改作後退;很踱了幾番;躊躇猶豫——近十來天;周巒不斷接到手下密報:由容桐統領的暗衛,流竄城中,似有異動。
起先,周巒聽到這種訊息,均付之一笑。他一點也不慌;打算安安穩穩坐定,讓容桐自己上鉤。可是謝景一連七日遊街,容桐均未出手;周巒便有些不安穩了;忽然發現自己算不準容桐了。
明日便是斬首之日,周巒仍不能確定容桐心思,便決定親自來找他談一談。
周巒沉目,一躍而起,翻入容府。
夜已深,周巒以為容桐已經睡了,哪知房中尋不見周巒一路尋來,左看看右看看,猛地發現前院桐樹下立著黑黢黢的背影。
周巒稍驚,仔細看,方才確認是容桐。周巒心裡不由得幾許彆扭:以前都是他做出出格的舉動,容桐在一旁擔驚受怕,幾時見過容桐來嚇他?
周巒躊躇再三,在想該稱呼容桐“琴父”,還是親密喊一聲“大哥”,容桐已轉身先道:“陛下。”容桐說著,單膝跪下。
尊稱已稱了,跪已跪了,周巒還能怎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