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過康熙也給了他一個難題,要清軍使用這種新式火槍可以,但是必須由國人研製出來。所以承祜才一直一直召集傳教士和能工巧匠以研發這種新式火槍。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種扳機擊發式火繩槍的威力是如何巨大,如果在清軍中普及對國力又是怎樣的一種增強,因為在一百五十年後的鴉片戰爭中,英軍配備的前膛裝藥的滑膛燧石火槍與雅克薩戰爭中俄軍所使用的前膛裝藥的扳機擊發式滑膛火繩槍的威力幾乎沒有區別,有效射程都是八十米,兩者都是前膛裝藥,兩者都是滑膛槍,兩者都是扳機擊發,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這就證明了經歷一百五十年的時間,這種火槍依舊在戰場上起著巨大的作用,那麼大清越早能夠製造並使用,對於整個歷史程序來說都是有著里程碑的作用。
所以承祜在為康熙演示了這種火槍,並來了一次名為《火器對戰場所起到的作用》的演講後,政治敏感度一向很高的康熙把長子叫到南書房屏退左右,詳談了許久許久後,下旨增設八旗火器營,試營火槍,後推廣軍中。
這個旨意出來,某些迂腐保守派就出來唧唧歪歪,還上升到動搖國之根本,不過二阿哥和太子殿下都同時出來力挺大阿哥,加之康熙的意思也十分明確,所以反對的聲音最後還是被壓下去了。
承祜覺得自己在獲得康熙同意推廣火槍後,立刻就送了把給胤眩�媸鞘�置髦塹木齠ǎ�飧齙艿芏躍�亂煥嗟畝�饕彩嗆苡兇約旱南敕ǖ摹�
其實他還有一個隱秘的心思,就是希望推廣火槍後,下一年打噶爾丹能一舉殲滅而不用拖到康熙有機會親征,那麼也就能避免叔公給胤礽出什麼餿主意了。
無論怎麼樣,火器營的設立令大阿哥又成為了朝堂眾人的焦點,承祜對於這樣的狀況早有預料,那些打著他福晉有孕而送禮拉關係的,承祜是一律收下禮物而不見客,然後在第二天下朝後捧著單子以賑災為名全部上繳給康熙,反正每一年幾乎都有災,他這是為百姓謀福,不過他也沒有招人恨的連送禮人的名單都上交,朝堂上沒有必要做得太絕,他只是為了要給康熙一個不結黨營私,忠君為國的形象。畢竟他為了這次火槍推廣得以批准,康熙問他的一些比較長遠的問題他都頗為犀利的點了出來,震撼了康熙一把,事後當然就是要快快表明,無論我多麼聰明我都是你的兒子,永遠不會威脅你的皇權,我做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你這位父親和這個國家啊。
效果是不錯的,康熙收到單子笑罵他滑頭,他知道即使他不說康熙也都能知道想和他攀上關係的是誰,這不,第二天早朝康熙就不輕不重的把某些人警告了一番,朝臣算是明白大阿哥是個油鹽不進的主,而且康熙還很喜歡他這樣一副模樣。朝堂算是平靜了下來,但是承祜知道除非有另外的事情出現,否則很多人的目光都還是會停留在他身上,為此他決定‘禍水東引’呃不對不對,是轉移注意力,簡單點說就是把胤礽拉出來,皇帝大臣的目光還是放在未來的帝國繼承人身上為好。
要怎麼做呢?這就不得不提已經逝去的太皇太后,她彌留之際向康熙有過交代:“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安厝,則我心無憾矣。”就是說,她不願意驚動太宗皇太極的亡靈,而願意陪伴英年早逝的兒子順治。太皇太后死後葬在清東陵的遺命,給康熙帝出了一道難題:既不能違背祖宗之制,又不能違抗祖母之命,怎麼辦?康熙最後採取了一個臨時舉措,把太皇太后生前在紫禁城裡最喜歡住的寢宮拆了,搬到東陵風水牆外,修起一座“暫安奉殿”,將孝莊太皇太后的梓宮暫時安置在那裡。直到現在這依舊是康熙的一個心結。
而且或許是安親王的去世又勾起了他對祖母的思念,所以最近康熙心情都不太好,承祜心裡明白,就把胤礽找來,兄弟倆合計合計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說是合計,倒不如說是承祜不著痕跡的引導胤礽想出那個解決辦法。
不久之後,胤礽就給康熙上了個摺子,裡面就說將暫安奉殿改建為陵,太宗皇帝陵寢的名稱是昭陵,孝莊文皇后陵寢位於太宗昭陵的西邊,陵寢命名為 “昭西陵”,從名稱上確定墓主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昭西陵和昭陵是同一體系。雖然昭西陵緊挨著東陵風水牆,但是它和東陵完全是兩個系統。這樣做就既遵循了祖制,又滿足了太皇太后的遺願。
這個摺子一上,康熙當即大為高興,當即下旨準了胤礽的奏摺,在南書房當著大臣的面就把胤礽稱讚了一番,說他純孝聰慧,懂得為父解憂,赤子之心難能可貴,然後第二天早朝又當真滿漢大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