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頁)
被伺候得很舒服的承祜眯起了眼,顯得意興闌珊,“為了胤禩唄。”
“他會怎麼做?”
“反正結果應該不會讓我失望的喂,你的手摸哪了混蛋”
作者有話要說:實在是對不住了,停更了一個星期,實在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父親突然住院了,所以沒有辦法,本來還想著上一個星期把正文完結就可以開番外的
果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幸好父親沒事了,大家都要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啊。
☆、請戰
康熙二十九年三月,噶爾丹兵侵喀爾喀。
由於前年鄂羅斯侵略東北失敗,還被迫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定下的邊界還平白贈送了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給大清,心裡自然懷恨在心,便唆使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進攻漠北蒙古。
噶爾丹自奪得準噶爾的統治權之後,就一直企圖統一蒙古各部,所以和清廷的摩擦從來沒有少過,而且總是挑康熙忙著平定其他動亂的時候出手,康熙早看出噶爾丹的狼子野心,遲遲不動只是在等待最適合的時機,而自《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康熙更是雄心壯志,對於噶爾丹此次進犯雖然震怒,但還是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不過康熙還是先派人去噶爾丹那裡,叫他把侵佔的地方還給漠北蒙古。預料中,噶爾丹自以為有鄂羅斯撐腰,十分驕橫,不但不肯退兵,還以追擊漠北蒙古為名,大舉進犯漠南。還公然向康熙提出“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分裂主義要求。
所以六月的時候,兵部又收到了八百里加急,噶爾丹已經入犯烏珠穆秦。康熙立刻召集大臣親王,諸皇子到南書房商議噶爾丹之事。
“皇阿瑪,噶爾丹氣勢洶洶,野心不小,既然打進來,非反擊不可。”承祜知道這一戰不可避免,便率先走出來奏道。
其他大臣、親王紛紛附議。
“那麼這領兵的人選,眾位可有什麼提議?”康熙眼睛掃過眾人,平靜的問道。
承祜是知道這次兵力的佈置,康熙分兵兩路:左路由裕親王福全率領,胤禔副之出古北口;右路由恭親王常寧率領,簡親王喇布、信郡王鄂扎副之,出喜峰口,並且有親征之意。
只是,歷史又一次在他的面前出現了偏離。
“兒臣願請戰噶爾丹。”兩把不同的聲音卻一同響起,皆是少年的清亮,帶著沉穩和堅定。
承祜的瞳孔微微收縮,看著跪在地上的杏黃色身影,袖子下的雙手緩緩收緊,只有這樣他才不會將反對訴之於口。
胤礽不會亂來的,他這樣做自然有理由,相信他!
只是太子要求領兵和皇帝親征一樣,一經提出最先得到的就是反對。
反應最激烈的就是明珠,話說自二十七年被彈劾一直閒賦在家,這次打噶爾丹,康熙把他叫來參詳軍事,看來是有讓他復起的意思。
“皇上,太子乃一國儲君,千金之軀,實在不應該冒此大險。”明珠最先想到的就是太子此番真的領兵,那麼按照皇上對太子的寵愛勁,胤禔的軍功少不得就要被壓下,所以不行,怎麼都不能讓太子領兵。
第二個站出來想反對的是索額圖,只是他的身體才微微向前傾,承祜卻微微轉頭瞪了他一眼,他連忙收回剛要邁出的步子,乖乖做背景。心想大阿哥與太子一向親厚,太子此番動作大阿哥肯定是知道的,兄弟倆應該是有了什麼謀算,他就不用擔心了。
康熙看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兒子也覺得很詫異,胤禔還好說,畢竟這孩子在兵部歷練好些年了,現在自動請纓上戰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胤礽?
“太子,朕想聽聽你為什麼要請纓上戰場?”康熙直直的看著胤礽,威嚴的問道。
胤礽先是叩了一個頭,然後抬頭毫不畏懼的看向康熙,那般清澈的眼神倒是讓康熙心頭升起的一絲懷疑給打消了下去。
“皇阿瑪,自兵部收到戰報開始,兒臣這些天一直在反覆思考著一件事情。皇阿瑪您八歲登基,十二歲親政,十四歲扳倒鰲拜,二十八歲平定三番,哪一件不是名垂清史造福萬世的偉大功績?兒臣身為您的兒子,大清的太子,年至十五卻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建樹,現噶爾丹進犯,為人子定該為父分憂,兒臣請纓是想親自去看看我大清的鐵騎怎樣踏平那等敢冒犯我大清國威的亂臣賊子,看看我大清的鐵騎怎麼保護我大清的國土!!”胤礽這話說得落地有聲,豪情壯志盡在其中,哪個男兒年輕的時候沒有上陣殺敵,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
“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兒子!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