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堂外,不讓通傳的悄聲走進了佛堂。
在閉眼誦經的太皇太后身邊輕輕跪下,怕有一絲驚動,承祜有點失神的看著旁邊佈滿歲月痕跡的老人,時間讓她的美麗褪去,但是那份莊嚴大氣平穩氣度卻最能安撫人心。
收回目光,承祜也閉起眼睛,靜靜聆聽著老人嘴裡經文。漸漸的,內心那一份不安緩緩散去,小十一的確是威脅,但是危險從來都與機遇共存,保成說的對,他不可能永遠為他遮風擋雨,與其讓他因為安逸而仍舊變成前世的囂張跋扈,倒不如給他個鞭策。
想明白了,他心下一鬆,睜開眼睛卻對上了太皇太后慈祥睿智的雙眸。
“參見烏庫媽媽。”承祜立刻恭敬的道。
“承祜什麼時候來的?”太皇太后微微一笑,承祜上前小心的把她攙扶起來。
“來了一會,見烏庫媽媽正在誠心禮佛,不敢打擾,便也跪在一旁,為我大清祈福。”
太皇太后滿意的點點頭,對於這個長嫡重孫她一向是看好的,甚至有時候她也會想當初把保成立為太子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看起來承祜卻是更為適合的,只是這個孩子身體實在不好,前兩個月才又病了一場,想到這,太皇太后忍不住嘆了口氣。
“烏庫媽媽為何事煩憂?不若說出來,看承祜能否為您分憂。”太皇太后是他一直敬重的老人,前世她就教導了他很多東西,有時候他也會想如果太皇太后能更加長壽,自己是不是就不會與康熙反目成那樣。
“煩憂倒沒有,只是看著承祜已經長成如此俊俏的模樣,感慨時光流逝,歲月催人罷了。”太皇太后摸了摸他的頭,含笑道。
“歲月見著烏庫媽媽都避開了,何敢催人。”
“嘴甜的孩子。承祜,今天怎麼有空過來慈和宮?”
“承祜有空的時候都來慈和宮的,烏庫媽媽這樣說倒叫承祜覺得自己是個小白眼狼,沒有目的就不來似的。”承祜裝出一臉委屈的樣子看著太皇太后。
被他這副模樣逗笑,太皇太后拍拍他的手,緩緩道:“我們的大阿哥,你眉宇之間有煩憂之色,說吧,有什麼難倒我們聰慧的承祜?”
承祜看著那雙似乎能看透一切的眼睛,沉靜了一會,輕聲道:“烏庫媽媽,這世間一切皆逃不過取捨二字,世人總求兩全其美,這樣可算庸人自擾?”
歷經三朝的太皇太后臉色平靜如一汪古井,承祜有點忐忑這經歷過無數風浪的老人是否從自己的隻言片語裡察覺到了什麼,卻也靜靜站著,臉色波瀾不驚。
就在他以為自己不會得到答案的時候,太皇太后卻開口:“承祜,你可曾開懷?”
承祜為這風牛馬不相及的話怔在當場。
可曾開懷?自重生以來,他日日設計推演,在既定發生的事情下發揮自己微弱的作用,從而引起全域性的改變,自額娘逝去,保成出生,他步步為營,揣測聖意,算盡一切勞心勞力,他——可曾開懷?
“心有牽掛,不易開懷,卻總是有時。”看著那個孩子健康長大,獨當一面,他便能開懷。
太皇太后的眼底閃過一抹憂色,“佛雲: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望爾切記。”
承祜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承祜謹記。”
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談何容易,承祜在心底嘆了口氣。向太皇太后告退,離開了慈和宮。
康熙二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太皇太后啟行遊五臺山。
因康熙要巡幸畿甸,特命太子代父盡孝,隨伺太皇太后,只是除了太子爺之外,太皇太后還把大阿哥,二阿哥都帶上。
承祜猜不出太皇太后的用意,前世的時候太皇太后上五臺山有康熙陪同,而那一次也就只帶了自己一個皇子,但是今生卻這樣,又一件偏離記憶的事情,他都覺得有點麻木了。
好吧,其實只要不再出現一些不在常理範圍內的阿哥,他是不怎麼上心的。
寬敞的馬車裡,活潑好動的胤禔趴在窗邊,嘰嘰喳喳地一直與保成唸叨鬥嘴個不停,承祜在另外一邊的窗邊,支著頭,看著外面滾滾車輪,陽光灑在秀美的臉上,自有一番清貴優雅,風姿雋永,馬車裡侍候的宮女們都不自覺低下了頭,臉上飄起一抹羞赧的紅暈。
“大阿哥真是越來越好看了。”剛好胤禔與保成看窗外景色看累了,一轉眼就看見馬車裡的情形,忍不住小小聲的說道。
保成覷了他一眼,也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