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頁)
“不用。”明帝凝目看了一會,迦羅一邊比劃講解,九皇子一邊跟著模仿,兩位妃子正在低聲細語。眼前畫面一片清淨安寧,自己若是上前出聲,立時又是另外一番君臣景象,遂而轉身走出院門。
“皇上,咱們這是去哪兒?”
“淳寧宮!”明帝踏著木階坐入御乘,揮手示意前行。總共十六名抬乘小太監,雖然都竭力保持平穩,仍然有些輕微搖晃,再加上清風掠的鵝黃綢幔擺動,更是晃得皇帝心頭煩亂不已。
“皇上,金安萬福。”杜玫若聞訊出來接駕,淺櫻色的蝶袖上衣,內裡一件玉蘭紋滾邊貼胸中衣,因腳步略顯匆忙,帶得底下玉色印花長裙絮絮掠動。瞧著皇帝的氣色不大好,乃細聲請道:“前廳氣流不暢,皇上不如到後院乘一會涼?”
明帝點頭往裡走,因為淳寧宮正殿空閒無人,故而賜給杜玫若,先頭朱貴妃在時時常過來,自然格外的熟門熟路。“將長椅擺在花樹下頭,再端一盤水玉葡萄來。”杜玫若忙著吩咐宮女,回頭笑問:“皇上,還喝昨日的蒼山雪綠麼?”
“貴人也坐罷。”明帝躺在花樹下乘涼,微微闔目,像是在享受著縷縷涼風,半晌才睜眼道:“朕原想賞賜點東西給你,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什麼好的來。”
杜玫若將身邊宮人揮退,親手沏上新茶,輕柔捧到皇帝面前,溫婉笑道:“只要皇上能夠常來,臣妾不敢再奢望什麼賞賜。”
“朕知道你知書達理。”明帝悠閒的撥弄著茶水,漫不經心道:“所以,朕打算提攜你的幾個兄弟,讓他們為朝廷做點事,也好給你們杜家爭點光彩。”
杜玫若心下大吃一驚,勉強微笑道:“皇上的心意自然很好,只是臣妾的兄弟們尚且年輕,除了會讀點詩詞文章,只怕也幫不上皇上什麼。”
“年輕人麼,自然是要多加歷練的。”明帝飲茶一笑,幽暗窅深的眸色透出來,“朕已經決定了,讓你的長兄和次兄進入京營,放在賀必元身邊帶著,暫時先做個文官主簿之類。你的弟弟今年七歲,跟老八、老九年紀差不多,讓他進宮作為皇子侍讀,也好讓孩子們都有個伴兒。”
“是,臣妾謝過皇上恩典。”杜玫若有些措手不及,卻也無話可駁。
很快,宮中上下都聽說了訊息。眾人都說,是此時的杜貴人聖眷正濃,所以連帶杜家子弟也跟著沾光,誰說起來都是又羨又妒。惟有杜玫若自己胸悶氣短,在皇帝面前還得笑臉相迎,不敢露出絲毫抱怨,加上天氣炎熱不免有些上火。玉荷見狀勸道:“小姐還是放寬一些罷。不管怎麼說,他們也都是小姐的孃家人”
杜玫若恨聲道:“我沒有這樣的孃家人!”
玉荷不停的搖著絹扇,細聲道:“小姐雖然不喜歡那幾個兄弟,可是總歸是杜家的子弟,他們若是得勢,好歹也能為小姐撐腰啊。”
“罷了,犯不著為他們生氣。”杜玫若慢慢回想了一陣,總覺得皇帝那日的目光頗為玩味,似乎還有別的深意,這一切當真都是因為自己麼?再者想到皇貴妃,自那日當面潑茶以後,並沒有半分與自己為難,越是如此,反倒越發讓人覺得不安。
“小姐,會不會是”
杜玫若皺了皺眉,“會是什麼?”
“外面都說,因為雲、慕兩家功高震主,惹得皇上有所心裡忌諱,所以才沒能留在京中。”玉荷側首想了片刻,似乎有些興奮,“會不會是,皇上有意扶助起杜家,然後藉機削了慕家權勢,那咱們”
“你還能耐了?滿腦子都是想當然!”
玉荷委屈道:“奴婢都是聽說的,現在外面都這麼傳。”
“你懂得什麼?”杜玫若淡淡冷笑,“按照如今的情勢,縱使皇上真有這個心,也決計不會即刻動手,難道想天下大亂麼?再者,皇貴妃又沒有什麼過錯,還有九皇子和十二皇子撐著,至多也就是平和一下。”
玉荷替他揉著肩膀,嘆氣道:“小姐,還是趕緊生個皇子罷。”
“這種事情,是我急得來的麼?”杜玫若心底生出一絲哀怨,日子過的越長,才越知道後宮池水的深淺,甚至有些後悔當初的念頭。自己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也難揣測皇貴妃的手段,卻清楚的明白雲、慕兩家的勢力,就連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而如今,自己的孃家不夠親密,沒有能征善戰、機智多謀的兄弟,甚至連個子嗣都沒有,勝出的機會就像米粒一樣渺茫。
“小姐,你在想什麼呢?”
“沒什麼,你先下去。”杜玫若想著遙遠的將來,盡力讓自己平心靜氣,既然不能一步登天,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