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上一抹暈紅,明帝俯身坐在邊上,手指上纏繞著一束烏黑水瑩的青絲,“宓兒,怎麼最近總是悶悶的?是平日裡太累,還是祉兒又吵鬧你了?有什麼,只管跟朕說。”
“嗯,讓臣妾想想”慕毓芫側首默了默,彷彿想到什麼似的坐起身來,一本正經的說道:“那臣妾說了,皇上可別生氣。”
明帝看著她眼睛,含笑道:“說罷,不礙事。”
“早起去琉璃館看望佑嶸,陪著佩柔說了大半日的話,回來後又哄著祉兒睡覺,實在有些疲乏。好不容易抽出空,正準備獨自睡上一會,皇上便過來了。”瞧皇帝聽得認真,慕毓芫強忍著笑繼續說道:“結果皇上一來,就在旁邊絮叨個沒完,臣妾心裡著惱又不好說出來,所以”
明帝聽到此處方才解過來,又氣又笑道:“如此說來,還都是朕的不是了?”
慕毓芫自花藤小几上取過木樨清露,淺淺飲了幾口,轉過身笑道:“是皇上非要臣妾說的,答應不生氣,難道現在想反悔不成?”
“呵,朕從不後悔。”彷彿說的是很遙遠的事,明帝閃爍的眼神有些不可捉摸,卻有種習慣主宰一切的堅定,將慕毓芫摟在懷中道:“過幾日還有一件喜事,到時候朕陪你出宮散散心,自然就不悶了。”
慕毓芫微微詫異,疑惑問道:“出宮?”
明帝點點頭卻沒有回答,起身道:“朕先去前面一趟,還有些要經事等著辦,午膳在你這裡吃,等會就過來。”揚聲朝外面喚人,見多祿進來不免微微蹙眉,“王伏順到底害什麼病,一個多月也不見好?讓太醫院的人仔細瞧瞧,寒冬臘月的拖不得。”
多祿心裡一酸,忙道:“師傅也是整日惦記著皇上,只是年紀大好的慢,所以才讓奴才先學著服侍。如今有皇上的這番話,憑他什麼病也好的快了。”一眾小太監都趕忙簇擁上去,大殿臺階下停著金龍華蓋的御輦,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輝。
吳連貴瞅著皇帝出了正門,上前問道:“娘娘,皇上有些不高興?”
慕毓芫望著遠處出神,似乎仍在迷惑皇帝方才的話,轉身搖頭道:“本宮實在想不出能有什麼喜事。”她失笑頓了頓,曼聲道:“皇上的心思誰能猜得透?他說是喜事便是喜事,他說要出宮就出宮,懶得去想了。”
…
啟元殿內熱鬧非常,幾名要臣正為藩王之事議論不休,有的主張應該對藩王們多加安撫,有的卻反駁說這樣是過於縱容,將來勢大必會更難以控制。聲音漸漸大得幾近爭吵,雙方辯論不休都不肯有半分相讓,性子急的官員已經站起身來,那架勢已經有些摩拳擦掌,肅靜的朝堂儼然變成一個鬧市。
多祿偷偷往上瞥了一眼,只見皇帝正悠閒的飲著熱茶,對下面的爭吵恍若未聞,似乎沒有半點要喝止的意思。想起王伏順平日的教導,自然不敢多言語,然而卻漸漸想到另外一件事上去,越想越覺得匪夷所思。
月前出了蝶姬行刺之事,宮中人心未免有些惶恐不安,偏偏王伏順卻在這個時候害病,因太醫院首座張昌源與其交好,因此特意囑咐請過來。二人在裡間聊了半日,最後隱隱約約聽到裡面咳嗽,聲音略微大些,“不用再勸,治的好病也治不好命,你估摸著時間,好歹別拖到過年”張昌源出來時一臉哀色,只是連連搖頭,彷彿王伏順已經病入膏肓一般。
如今看皇帝的態度也還算隆寵,難道是師傅自己想不開?多祿左思右想也沒個結果,卻聽外面小太監清脆稟道:“青州旌旗左將軍鳳翼,殿外侯旨求見。”
明帝順手將茶盞遞給小太監,淡聲道:“嗯,宣他進來。”
眾臣頓時安靜下來,鳳翼身上還帶著幾分風塵僕僕,禮畢回道:“微臣奉旨南下月餘,已經將馬匹糧草之事辦妥,各地押運使很快就會護送進京。如今就等著二十萬新制弓箭,這些東西都是青州急需所缺之物,此次回去必定大大緩解狀況。”
“嗯,鳳卿辦事很利落。”此次藉著徵糧征馬之名,實際上卻是與各地暗線交接佈置,明帝揚著手中的摺子朝下問道:“每次一遇到苦差事,你們總有千百個理由,怎麼別人就能弄得妥妥帖帖?”
徵糧馬最容易兩頭不討好,地方上太過拖延難免會讓皇帝不悅,逼得太緊又容易招到地方官的為難,歷來都是件頭疼的差事。既然有人出頭捧著燙手山芋,皇帝又開口要表彰,群臣都不遺餘力的奉承道:“皇上慧眼識人才,鳳將軍更是不負聖望,實在是可喜可賀,國家之大幸吶。”
明帝在群臣的恭維聲中冷笑,別開目光朝鳳翼笑道:“看鳳卿的年紀與朕相仿,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