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一個小城了。
要說這樣的地方在天陽國可是一抓一大把的,如果說有點特殊之處,可能就是因為離天陽國的首都京都比較近了,馬車要是快的話一天即可到達,很多京都侯門望族的莊子都在這邊。
豐瑞城的黑土地是非常肥沃的,每年的出息都很好,因為離京都比較近,治安也不錯。所以很多大戶都已在這邊有莊子為榮,當然在這邊也少不得置些宅院,所以豐瑞城也是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不過上面說的那些原因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因為有護國寺和千機門的存在,才讓這個隸屬於天陽國首都京都城下的京郊的小城而聞名於幾國,每年都會有很多很多的人從各個地方趕來這裡上香祈願,使護國寺的香火頗為鼎盛。
當然如果能見到無塵大師一面也是祖上積德的大事,要是再能得到一些指點就更不得了,當然不論你是哪裡來的,哪個國家來的,也不管你是多大的家族,多麼高貴來到這裡都是一視同仁的。
要是哪個家族不長眼在這裡撒潑使特權的,基本上都被轟走了,並且還懲罰你這家族多長時間不允許來此朝拜,這個懲罰可是比較嚴重的,如果傳出去是哪一家的話,名聲可是會大大地受損,讓別人瞧不起的。
所以一般不會有人跑到佛門清淨之地來惹事,祈不來福份不說,也不能把已有的福氣也丟了吧,目前來看基本上在主殿附近不論什麼原因來朝拜祈福的人,相對而言都是比較安分的。
當然在寺院外圍,那些專門為香客準備的廂房小院,限制就沒有那麼嚴格了,畢竟住在這裡的還都是些凡夫俗子,當然損壞物品照價賠償,只要不是大面積破壞,發生嚴重的聚眾鬥毆事件,寺院也都當是她們自己的恩恩怨怨,一般不予理會,要不伊寧她們鬧出那麼大的動靜,早就有人出來干涉了。
豐瑞城也是比較繁華的小城,在這裡衣食住行都很方便,要是購買些古玩字畫玉器,金銀珠寶也沒準運氣好能淘得好貨色,雖趕不上京都那麼多的人口和龐大的面積,但是自有小城熙熙攘攘的熱鬧風采。
當然也少不得一些大家族在此,可能是覺得離龍脈比較近的原因吧,住在這裡的人都希望祖孫後代裡能有傑出之輩產生,繼而光宗耀祖,飛黃騰達。
像伊寧的家族伊氏家族也是這樣的,伊氏這個姓氏在這個國家,已經存在幾百年了,至於為什麼經歷多次朝代變更,到今天還能留存這零星的幾脈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大體上還應該是祖上流傳下來的一支嫡系支脈,所以到今天為止,對於嫡出還是相當重視的。
伊府
在豐瑞城伊府的牌匾不是隻有一家,但是伊寧所在的伊府確是佔地面積最大最廣,內部亭臺樓閣建造頗為奢侈,也是祖產留下比較多的一府,相比其他伊氏族人也算得上是相當富裕的一支了,當然這種富裕是不能和曾經的輝煌相比較的,就目前來看這一支在伊氏家族裡面還是能排上前三名的一支,
伊寧所在的伊府這一支,祖上曾有人在政治的舞臺上站得一品高位,最後還懂得收斂鋒芒,帶著大批祖產告老還鄉,建造了這座大宅頤養天年,後代子孫一兩代裡基本上休養生息,就算做官也不是大官,也就是四五品以下的,不是說不懂得上進,而是祖訓留言讓後世這麼去做的。
之後一直到了伊寧太爺爺那一代也就是個五品的官,伊寧的爺爺伊春林連官都沒當,把精力全放在她的小妾劉氏身上了,弄得一好好的伊府弄成現在這樣了。
從大門外看基本上和其他侯門大戶差不多,門口有兩隻威嚴的石獅子守門,硃紅色的大門上歷經幾代,依舊閃閃發亮的銅釘好像是在告訴世人,它曾經的繁榮和門庭若市,大門上漆黑燙金的伊府兩字,並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的顯得落寞。
不過你如果將視線轉至宅院裡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佔地龐大的伊府內部亭臺樓閣假山流水好不氣派,自有來自書香門第的優雅氣息,也能彰顯出不俗的品味和嚴謹的家風。
不過你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覺出不對勁了,原本好好的假山上面還鑲著大塊鍍金的裝飾品,假山的空地還有相連的花園裡愣是多出不少超大號的金元寶和金條擺出的各類造型,當然那半米多高的金元寶和一米高的大金條外面的一層都是銅的,如果真要是金的話,估計早讓江洋大盜給抬跑了,而伊府的人肯定早都被滅口了。
伊府的迴廊之上也有好多個這樣金條和金元寶的組合造型,硬是把一個書香門第的氛圍,給折騰的俗不可耐,這始作俑者自然是伊府目前的代理主母--劉貴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