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是苗陽,以苗陽飾演的金耀鼎為代表的徽班四大地方戲班進京,進京後常與其他地方戲班合作演出,在這個過程中,金耀鼎等人吸取各家所長,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戲種,也就是後來享譽中外的京劇。故事的主線就是京劇從單一的戲曲種類進化成京劇的過程,各個不同的地方戲班都會在劇中出現。而崑曲作為當時清朝達官貴人最喜愛的曲種,戲班常常受到權貴們的邀請,到他們的府邸中演出。嶽樂飾演的萬小玉是當時京城中最負盛名的崑曲名角,一時風光無兩。金耀鼎下拜帖,請他一起探討新興劇種的改進和不足,但萬小玉拒絕了。他全身心的陷入在崑曲中不能自拔,從不問外面的事情,只活在他的崑曲中。
其實這是一部京劇取代崑曲成為主流戲種的過程,也是金耀鼎取代嶽樂,成為京城內第一名角的過程。
蔣導拍這部戲的目的,一是為了還原京劇誕生初期的情況,把民族的東西展示給世界看;二是想表達一種理念,金耀鼎等人代表著改革派,而萬小玉等人代表守舊派,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已經被歷史所證明,改革派大獲全勝,改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舊事物終將被新事物所取代,成為主流,而不願意遵守歷史規律的人,終將被淘汰,就像劇中的萬小玉,從炙手可熱的名角到孤零零的隱歸故里。
嶽樂在裡面的臺詞不多,戲份也不多,大多數都是崑曲的唱詞,但每一場戲,他的眼神都不同。
他雖然不問外面的事情,但並不代表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從邀請他的人越來越少,到願意聽他戲的人越來越少,直到後來,他在戲樓裡唱最後一場戲時,只有一個觀眾……
他的眼神代表著崑曲由盛轉衰,直至最終退出京都,退出歷史的舞臺,偏於一隅。
王編劇的劇本寫得簡短,有時候一場戲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具體怎麼演,全靠導演臨場發揮。蔣導向來對王編劇“看不上眼”,臨場要求改戲的情況不要太多,一句臺詞,一個動作改了,後面的情節都得要改。不止王編劇叫苦連天,演員也都挺無奈的,而嶽樂想要演好後面的戲份,就得知道前面具體發生了什麼,這就是他堅持待在劇組的原因。
蔣導要求嚴格,每一個鏡頭都精益求精,n機多少次都沒關係,從來不肯將就,必須達到他的要
求。
今天下午拍攝的一個金家班進京的畫面,從中午一直拍到傍晚,還是沒透過,蔣導氣的一直罵苗陽。嶽樂非常的同情苗陽,這場戲苗陽拍的相當不錯,把金耀鼎初次進京的自信滿滿完全表現出來,作為國際上名氣都很大的一個演員,被蔣導毫不留情面的罵著,苗陽卻始終不急不躁,一點脾氣都沒有,一直跟蔣導討論。
晚上蔣導趕拍了一場夜戲,收工已經到晚上十二點多鐘,苗陽主動要求送嶽樂回去。
路上,苗陽問嶽樂:“要不然讓馬丁留下來陪你?”
馬丁就是苗陽助理的名字,嶽樂自然能感受到苗陽對他的照顧,不管是在劇組還是住進這個四合院裡,苗陽對他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苗陽也只有馬丁一個助理,照顧嶽樂的事情全部落在馬丁的頭上,馬丁一下子要照顧兩個人,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嶽樂昨天就在劇組裡聽到馬丁跟苗陽訴苦,他挺過意不去的,對苗陽說:“不用,我一個人就行了。不用麻煩馬丁哥。”
馬丁趕緊識相的說:“不麻煩,一點不麻煩。你要是能搬過去跟苗陽一起住就更好了。”
苗陽在帝都有房子,他不需要住在劇組安排的地方,馬丁私下裡也跟他提過這事,說兩個人住在一起更方便照顧,苗陽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跟嶽樂說。
嶽樂趕緊擺手,說:“不用,我一個人住這裡挺好的。”
苗陽說:“不用跟我客氣。”
嶽樂聞言笑了笑,說:“我不太喜歡跟別人住在一起。上學也是自己單獨租房子住。”
馬丁還要說什麼,苗陽給他使了個眼色,讓他不要再說,馬丁嘟囔著嘴,不太高興的樣子。他想給苗陽多製造機會,孤單孤男的單獨住在一起,還愁感情不升溫,還愁追不到嶽樂,他家老闆真是死心眼,太實誠了,這樣什麼時候才能追到人啊!這可把馬丁愁壞了!把嶽樂送回家之後,回去的路上就開始嘀咕苗陽,說他不會把握機會,太悶了,一點都不浪漫,哪裡還有平日在劇組對苗陽的恭敬和聽話。
苗陽戴上耳機,把帽子拉下來蓋住眼睛,徹底遮蔽掉馬丁的囉嗦。
四合院裡,回到家沒多久,嶽樂接到付鶴鳴的電話。
付鶴鳴從離開的那天起,每天晚上都會給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