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4 頁)
“老師這樣說,學生倒有茅塞頓開之感。”
“哦?吉臣有何高見?”
“‘高見’實不敢當,只是一些觀後心得而已。學生認為,西洋畫中的明暗對比以及透視之法倒能運用到人物畫的背景之中,由近而遠,自大而小,豈不是更能突出人物之特徵,又能將人物不用脫離出自然而存在。”
“吉臣此言甚善。”
“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我今日觀得這諸多畫作,卻發現似乎與宮中見到的西洋畫有不同之處啊。”
“酉君兄與吾所見略同啊。這個還要請教這畫展的主人了。陳先生呢?”
……
我們一群人在旁邊聽著這幾位當代畫師互相切磋畫藝,還真是受益非凡。弘時低聲笑著對我說:“姨娘,您的畫展看來要引起中國畫界的一次變革了。”
我愣了一下,這孩子莫不是受了小念的影響,說話也這麼現代了。便笑著道:“我可沒有這本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弘時點點頭,對著我會心一笑。
“陳先生,可找著您了。您給我們仔細講講吧。”
我答應一聲,走到那幾位畫師中間,開始從西方繪畫的發展講起來。當然,至於印象畫派的出現,我只好發揮自己解說足球時的特殊才能,將它提前了一百多年。
等講完,已經快半個時辰過去了,我終於能喘一口氣,嗓子都冒煙了。小念忙給我端了一碗茶來。
“陳先生,您的一番話解了在下胸中多年之疑惑,真是萬分感謝啊。”一個清亮的聲音傳來。
我抬眼一瞧,見是個長相普通衣著簡樸的年輕人,忙笑著道:“不敢不敢,先生過獎了。”
他做了一揖,神情懇切:“‘先生’二字實不敢當。在下姓鄭名燮,字克柔,先生還是稱呼在下的名字吧。”
“咳咳——”我一口水嗆在了喉嚨裡。小念忙接過茶碗,幫我順氣兒。我好半天緩過氣來,望著他道:“你、你剛才說你叫什麼?”
他微笑著道:“在下姓鄭名燮,字克柔。”
我實在難以形容自己的心情,一個在後世被人稱頌的歷史傑出名人,現在就在我的眼前,而且還是他成名之前的時候。這種狀況讓人覺得說不出的興奮和……一點點詭異。
我表面上還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