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頁)
,也是把姨母當成自家人一般,姨母還跟我這麼見外?您有什麼主意儘管說出來,若讓這事兒順利解決,我謝姨母還來不及呢!”
林姨母心裡微忖,還是決定賭一把,就緩緩說道,“你既不把我當成外人,那我就多一句嘴了……親家小姐既然遭遇瞭如此不測,這清白問題,只怕會被人非議,令尊與令弟會被此事困擾,也是人之常情。若是多情多義的人,自會如期迎娶那位小姐過門,新婚夫妻如膠似漆之時,也會過得其樂融融,一旦夫妻之間起了爭執,勢必就會想起當年的舊事,彼此之間,只怕也會生出嫌隙來,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到家庭和睦……但換了那高瞻遠矚之人,興許就會顧著輿論壓力而把親事退掉,以其將來煩惱多多,終究是要痛一場,長痛不如短痛,倒不如快刀斬亂麻!這樣一來,在最初的風暴過去之後,接下來的日子便能平靜如常了……”說到這裡,便停頓下來,看了看蘇玉妍凝重的神情,這才又繼續說道,“雖然你把我當成自家人,可我終究是個外人,這些話,都已經是僭越了的……你聽聽就好,也不必跟令尊與令弟說了,讓他們知道我一個外人竟要摻合你們的家事,那就不好了。”
這個主意與蘇玉妍自己心裡琢磨的也差不多,只不過是明顯偏向退親罷了。蘇玉妍心裡暗道這個林姨母面面俱到,臉上卻似乎不經意地閃過一絲失望,“……也曾有人這般跟我說過,可是家父與我兄弟都是執拗的性子,竟是鐵了心地要娶親家小姐過門,眼看這吉日就要到了……”
林姨母先前還道蘇玉妍是真心向自己討教,想不到自己苦口婆心說了這麼多,卻原來只是拾人牙慧,不禁暗罵自己大意,嘴裡卻還是誠懇地說道,“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重生之超級戰艦。令尊與令弟身在當局,難免會被困在當中,我們是旁人,自比他們看得更清楚些……”這一次,她點到為止,不敢再多說了。
蘇玉妍既清楚了林姨母的意圖,也就達到目的,當下便點頭道,“多謝姨母指點……我即時就過去,若父兄能聽我相勸,還能阻止這門親事,就怕他們犯起倔來,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說罷便吩咐雙珠取斗篷來。
林姨母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不再久留,就自己打起氈簾出去。馮靜宜走在後面,慢了一步,蘇玉妍已穿好斗篷,似是有意無意地問了一句,“這件事,妹妹怎麼看?”
馮靜宜似是料不到蘇玉妍竟會把這樣的難題拋給自己,本不欲回答,但想到母親此番費盡心機上京就是為了自己的親事,還不惜以當年的舊事來掣肘定遠侯父子,自己若不好好表現,豈不是太不孝了?火石電閃之間,這些念頭在她腦中閃過,她便鬼使神差地開了口,“若是我,寧肯人負我,我也不負人。”之所以這麼說,原是出於本心,二來也想給蘇玉妍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將來在為她擇婿之時會考慮到為她找個脾性相投些的人。
看不出這個外表文靜的小姑娘竟還是這般的大義之人。蘇玉妍深感意外之際,也不由得露出幾分誠摯來,“……妹妹倒是個多情多義的。”
馮靜宜是個未出閣的小姐,原本就是鼓起勇氣說出自己心中所想,結果竟遭了蘇玉妍的讚許,不由得臉上一紅,旋即打起氈簾逃也似地出去了。
一直跟在身後的雙珠看蘇玉妍的腳步頓住,便上前撩起氈簾,眼見林氏母女漸漸遠去,這才回頭問道,“少夫人,車馬已經備好,是不是這個時候就過去?”
“嗯。”蘇玉妍微微沉吟,旋即點頭。馮靜宜剛才的神情,不禁令她想起了那個文靜如斯的林家小姐,說不定,林小姐也是這樣有情有義的女子,這樣的女子,就算清白已毀,也值得蘇玉修娶回家來。
……
到了蘇家,蘇玉修依舊已經不在,只有蘇慎圍在炭盆邊看書,看得頗是專心,連蘇玉妍進來也不知覺。
蘇玉妍看著鬚髮皆白的父親,不知不覺就想起當初在信陽的日子。那時候的蘇慎,雖說也白了發,卻遠比現在的他要年輕得多,父女之間也遠比一般父女要親近得多。自打母親逝世,父親彷彿一夜之間就蒼老了幾十歲,後來又病了兩場,精神更是不大如前,與從前判若兩人。這些天想是因為蘇玉修的親事所擾,眼圈有些泛青,鬍鬚也沒有及時修剪,顯得有些邋塌,也顯得更加蒼老,令蘇玉妍看得眼眶泛酸,淚水不知何時已順著兩頰滑落下來。
蘇慎許是看得眼睛有些累了,便側了側身子,將書卷換在另一隻手上,才覺門口恍惚站著個人影,抬起頭來看時,見是女兒,臉上頓時露出笑容,“妍兒來了……”說罷站起身來,忽然瞥見她臉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