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搞來開採證,把石頭運到山下賣,大發特發了一部分人。
高樹林就是這部分人當中最先富起來的人,也是這部分人當中最有財產和最有權勢的人。有他弟弟高樹國罩著,誰也不敢跟他爭搶。鄉黨委政府中上至書記鄉長,下到普通工作人員都跟他稱兄道弟的。派出所的所長是他拜把子的兄弟,有什麼事情只要一個電話,他馬上開著警車就來了。誰要是得罪了高樹林,那無疑是自尋死路,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前幾年,山裡囤的顏克南糾集了一部分社會閒散人員要跟高樹林爭奪山裡囤的一處石場,沒幾天,顏克南就在上嶺鄉大街上被幾個混混打了,腿都給砸折了。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事肯定和高樹林有牽連,但是,派出所不但不調查,反而天天派一輛警車到高樹林的石場巡邏,後來礦產局又出面沒收了顏克南的開採證。
高樹林不僅自己在山上開了好幾處石場,而且幾乎每一家石場都有他和派出所所長張亭舉或明或暗的股份。他平時也不出來打理,主要交給他小舅子張希彬和兒子高靜敢管理。
高樹林不僅吃山,而且吃水,除了開石場,他還在熙河裡開沙場。熙河的沙泥少沙礫少,沙粒均勻,河沙成分純,蘊含多種礦物。據說,小日本的礦產專家測定熙河的沙蘊含著多種稀有礦物成分。當初,小日本在這個地方修了橋,鋪了路,礦產沒找到,他們就把熙河的沙運到東海省淮安市,再運到港口,然後透過貨輪運往日本。
第十一章
幾乎是在開石場的同一時間,眼光獨特的高樹林就盯緊了熙河,山裡囤兩岸的所有河灘他都承包了下來。後來,隨著磚石房屋的增多以及城鎮規模的擴大,再加上熙河的沙質地純,河沙的價格一夜之間翻了幾番。精明的高樹林立刻買了一些採沙船,在熙河上開闢了一處沙場,由他的連襟劉強和叔伯兄弟高樹強負責。
山裡偏僻,山裡人窮。但他高樹林不僅不窮,反而靠著這一山一河,靠著石頭和河沙發了家致了富,成為三鄉五鎮最出名的企業家,商界精英,成為整個古巖縣南半部的社會名人。在古巖縣南部,你問縣長叫什麼名字,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但是如果問起高樹林來,那絕對沒有不知道的。誰家如果有什麼事情擺不平的,找到高樹林,只要高樹林肯辦,那就沒有辦不成的。
高樹林發財靠的是陵山和熙水,他倒黴也是因為陵山和熙水。
隨著建築材料價格的攀升,許多人都打起了他高樹林沙場的主意。地痞流氓高樹林不怕,拜把子兄弟張亭舉一個電話就能擺平,但是有一個人他不能得罪,也不敢得罪,就是上嶺鄉的黨委書記齊三太。
齊三太也想從高樹林的聚寶盆中分得一杯羹,而且想分一大杯羹。
聽到這個訊息,高樹林寢食難安。雖然弟弟高樹國前幾天剛提升為縣人事局的局長,又兼著組織部的副部長,掌握著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的命運,鬧翻了,齊三太也怎麼不了自己。但是,畢竟縣官不如現管,自己很多事情還需要這個土皇帝幫忙。再說,自己畢竟有老的那一天,等自己老了,自己那不爭氣的兒子學沒上成,做什麼又沒有水準,他真擔心將來自己老了,兒子該怎麼辦。考慮到這些,他真的不想和齊三太鬧僵。
還沒等高樹林緩過氣來,齊三太又開始逼架了,他讓鄉黨委秘書小朱打電話告訴高樹林,說自己想要他沙場南邊的那塊空地,讓小舅子也在那開個沙場。而且小朱在電話裡告訴高樹林,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否則的話,齊書記將以地方政府的名義建議有關部門依法取締上嶺鄉的所有沙石場。
這個訊息對高樹林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他知道,鄉黨委書記有這權力,黨委政府的建議,縣委縣政府都會考慮的。
雖然有弟弟在後邊撐著,但畢竟還是縣官不如現管,被迫無奈,高樹林雖然沒有同意把那塊河灘讓給齊三太,但他忍疼答應從自己的股份中白送給齊三太百分之十的股份。齊三太還是一個勁地要堅持原則,高樹林咬咬牙,把股份抬高到百分之三十,齊三太這才笑逐顏開地接受了。
第十二章
當高樹林把情況告訴了小舅子和兒子,高靜敢立刻蹦了起來,嚎叫著要找幾個人去黨委修理齊三太。高樹林把眼一瞪:“嚷什麼?就知道嚷。你也不動動腦子,一個鄉黨委書記是你能打得了的嗎?”
“是啊,靜敢,別衝動,我們得想個萬全之策。”高樹林小舅子張希彬說。
“那怎麼辦啊?總不能白白便宜了那小子吧?”高靜敢義憤填膺地咕噥著。
“是不能白白便宜了他。”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