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情澎湃,說完大手一伸,指向臺上那位文質彬彬的人。
“同學們好,感謝你們能來聽我的報告!”Cobra的話不多,就說了一句,然後就是一個淺淺的鞠躬,起身的時候,還專門看了胡一飛一眼,似乎這個聽說過自己的人有些興趣。
胡一飛卻在那裡琢磨開了,原來Cobra的名字叫做惠信,天底下竟有這個姓,還是頭一次聽說呢。
拿水杯的人坐回講臺,開啟電腦,“大家肯定想知道Cobra作為一個知名駭客,都曾做過什麼事情,也肯定想知道中國駭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發展史,彆著急,我給大家做了一個專題,看完這個專題,大家就都會知道的!”
投影機就在幕布上投下一個標題:“中國駭客發展簡史暨中國駭客年鑑”,隨即會場的燈光一暗,背景音樂起,專題開始播放,理工大投資幾十萬打造的數字化階梯教室,效果還是不錯的。
胡一飛在狼窩大本營上早就接觸過很多類似的專題文章,對於中國駭客的發展史也是瞭如指掌,但還是頭一次看這種形式的專題片,專題片有大量的圖片資料,都是網上找不到的,清楚交代了中國駭客發展中每個時期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團體,每到激昂處、低沉處還配合著與之切合的背影音樂,讓人看得心潮澎湃。
最早出現的是“竊客”,他們在中國最初的雛形網際網路中介紹國外的優秀軟體產品,傳播和交流注冊碼。
後來,凱文。米特尼克這個超級大駭客的傳奇歷史被引入國內,一時成為國內諸多網際網路青年的偶像,“駭客”一詞從此出現在中國網際網路之中,並且開始被人們所牢記。
隨後,特洛伊木馬程式開始出現,病毒風波不斷擴大,網際網路的安全前景一片慘淡,幾乎當時所有網際網路上的人都在忙著防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至今仍讓很多人還聞風色變的CIH病毒。
98年的印尼排華事件,激怒了中國駭客,也促使了國內最早的駭客團體出現,他們攻擊印尼政府網站,譴責暴行,鑄就了以“團結和堅強”為主旨的第一代中國駭客精神,這一團體,後來被稱為中國駭客界的黃埔軍校——“綠色兵團”。
中國駭客自己開發的駭客工具此時開始出現,大名鼎鼎的流光、溯雪、亂刀,這些工具的作者,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他叫做小榕。
時間再過去一年,99年是中國駭客最為輝煌的一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一次中美駭客大戰,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被炸,使得這場發生在互聯上的戰鬥的規模不斷升級,憑藉此次大戰的輝煌戰果,中國駭客從此在世界安全界佔據一席之地,中國紅客接過了前輩的接力棒,併為中國駭客精神加入了新的內容,那就是愛國主義,第二代中國駭客便出現了。
愛國的中國駭客收拾完美國,隨後又收拾了丟擲兩國論的臺灣,一時聲威大振。中國的駭客軟體木馬冰河在這次戰鬥中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並直接刺激了後來更多優秀駭客軟體的出現,木馬冰河的作者黃鑫也因此被人熟記。
同樣是在這一年,中國的駭客陣營開始出現了分化,紅客是其中一支,“綠色兵團”此時也正式組建了“中聯綠盟”網路安全公司,邁出商業化的腳步。
時間進入新千年後,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的發展,上網的門檻開始降低,駭客的門檻隨之跟著降低,以獨孤劍客為代表一批傻瓜式駭客工具的出現,更是讓這個群體開始氾濫,駭客一詞不斷出現在媒體上,炒作得很厲害。這一時期的駭客被稱為第三代駭客,他們不再注重技術,而是更加依靠現成的工具,人員的雜亂也讓這個群體開始浮躁了起來。
01年中美撞機事件之後的第二次中美駭客大戰,便給了這個狂躁的群體當頭一棒,中國駭客未能在這次大戰中再續輝煌,這場大戰很大程度上成了媒體口中的愛國秀。
大戰之後,隨著對駭客精神的反思,以及泊來駭客精神的影響,中國駭客群體持續分化,出現了更多的流派,即便是同一個陣營之中的群體,也會再進行深度分化,即便是師出同門的“綠色兵團”,也分裂為了北京“綠盟”和上海“綠盟”。
正是由於這種極度的分化,駭客大聯盟時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分散的小團體,這導致後來的中國駭客群體再也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同樣也再沒有出現像許榕生、中國鷹派、netcc、袁哥這樣具有強大號召力的領軍式人物。
專題片中,還介紹了另外一些特殊的人物,比如金山求伯君、騰訊馬化騰,引起會場騷動不斷,只要專題中出現的人物,都會配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