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正是五月底,素有“四大火爐之一”名稱的濟南已經進入了初夏時節,路旁的法國梧桐葉子已經舒展開,在路燈下投下一片一片的陰影。陸曉雅趴在李賢文的背上,聽著他有節奏的腳步聲和胸腔裡的喘息聲,心裡忽然充滿了無限的感動和被寵愛的甜蜜。
作為七十年代出生在農村的孩子,陸曉雅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享受過被寵愛的感覺。在她的記憶中,父母雖然通情達理,但是農村人似乎被粗礪的農活打磨成了粗線條,很少注意情感的表達,別說對孩子,就是夫妻之間也是就事論事。在父母的影響下,陸曉雅一直以為世界上的夫妻就是像她的父母那樣的,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就事論事。而且因為農村的孩子多、負擔重,陸曉雅又是孩子中的老大,所以很小的時候她就開始幫著大人下地幹活,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說的她們這樣的孩子吧。
直到讀書以後,陸曉雅才知道感情的表達有那麼多種形式,愛情可以那麼絢麗多彩,她真的很感謝知識給了她一個全新的世界,同時也深深地為父母那一代人悲哀。
但是,雖然陸曉雅透過知識對感情有了全新的瞭解,但是因為她自身的條件和要強的個性,註定她在感情上是個容易受傷的人,第一次戀愛,雖然那段感情很短,可以說是曇花一現,但是對於認真的她來說,那段短暫的愛情帶給她心靈傷痛不亞於一次心靈地震。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對於李賢文,她開始愛得理智而且節制,而且因為自卑,她在他面前始終保持著女孩的矜持和內心的獨立。
但是現在,陸曉雅趴在李賢文的背上,她感覺自己內心的那種堤壩在一點一點坍塌,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這樣寵愛過她,甚至她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享受這樣的寵愛,這種寵愛像潮水一次又一次衝擊著她心靈深處的堤壩,讓她很快就潰不成軍,她趴在這個男人的肩頭,在心裡默默發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她在今後的日子會好好愛眼前這個男人。陸曉雅甚至想到,她要和李賢文生一個屬於他們的孩子,她會無限寵愛那個孩子,每天對她(他)說“我愛你”。
這個夜晚,李賢文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像愛情催生劑,瞬間讓陸曉雅心中的愛情樹苗長成參天大樹。
這個夜晚,那條熟悉的路在陸曉雅感覺裡那麼短暫,她多麼希望能和所愛的人一直這樣走下去。然而,路卻很短,李賢文把她送到住處,給她打了水泡腳就匆忙離去了,但是這一夜,卻讓她對自己的婚姻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信心。
此時的陸曉雅不知道,這一夜的情景,在以後的日子裡,成了她婚姻中無法忘卻的記憶和力量,讓她在婚姻裡不斷調整著兩個人的相處方式,堅定了將婚姻進行到底的信心。婚姻有時候就是一種信念,而記憶是引子。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巧遇
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陸曉雅沒有想到,自己每天下了班就去東奔西走找房子沒有結果,卻無意中撞上了。那天,她去給一個作者送校對稿,中途轉車的時候,無意中抬起頭,看到公交車站臺的宣傳欄上貼著租房訊息,她本能地湊上去,就看到了如下內容:**街**號白領公寓出租,獨立房間,帶裝修,乾淨衛生。下面還畫著路線圖。
陸曉雅一看,禁不住欣喜若狂,這個地方離她上班的地方不算很遠,而且交通十分便利,房子的情況也特別符合她的要求。當下,她顧不上手頭的工作,腳步不由自主地被這套房子吸引著。
然而,按照租房資訊的路線圖走進房子所在的那條街道,陸曉雅卻失望了。房子在城中村。所謂城中村,就好像是城市向農村擴充套件的這條大河中遺留下來的一塊石頭,這裡雖然還是村子形式,但內容卻完全變了。因為這個地方隨著城市的擴充套件變得交通便利起來,於是就成了外來務工人員的集散地,失去了土地的村民們發現了商機,不約而同地把自家的房子一層一層加蓋,做上小隔斷,然後往外出租。因為成本低,房租也就相對便宜,這無疑吸引了大批外來打工者。而隨著打工者的湧入,各種小店也就應運而生,網咖、小吃店、雜貨店、水果店一應俱全。
在這種地方住著,生活倒是方便,只是環境就可想而知了,放眼望去,整條街上垃圾遍地、汙水橫流,樓房和樓房之間扯著橫七豎八的繩子,上面掛著萬國旗似地晾著各種衣服。
陸曉雅在汙水橫流的街道上小心翼翼地走著,鼻子裡充斥著過橋米線的濃香、麻辣燙的辣味以及汙水散發出的臭味,心裡沮喪欲哭,她幾次打退堂鼓想往回走,想著在這樣的地方租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