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 頁)
有點燃和關係,如果說昊天連這點兒眼力價兒都沒有,那還說個屁啊。
且不說昊天在煩惱著如何壯大天庭威勢的事兒。
東勝神州,諸侯魯國。一條荒煙古道中,一位白髮蒼蒼地老者騎在一頭青牛之上,一位中年道士牽著青牛緩緩而行,赫然是那三清之首的太清聖人太上老君與那前截教掌教大弟子多寶道人。
老君正走著,突然心有所感,只將太極圖望空中一鋪。然後身子緩緩升起,老君正禁端坐於那太極圖上,遙遙地望那道祖紫宵宮中一拜。
多寶知道老君要講解那太清聖人大道,當下也是面露激動神色,朝老君一拜,席地端坐下來,傾耳聆聽。
太極圖幽幽發出一片片混沌之氣,將老君包裹起來。老君閉目沉浸其中,和那混沌之氣融為一體,人也似乎變得虛無飄渺起來……
天地彷彿都靜止下來,有那清晨的太陽昇起來,陽光灑在老君身上,朦朦朧朧讓人產生一種頂禮膜拜之心……
老君開口唸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句話的意思便是:天地萬物地道理用言語表達,就並非原本道理的意思了;道理有名相,就並非原本的道理了。
大道為物,只可意味,不可言傳也!你能摸索多少,全在於個人的造化機緣也!
有些人窮其一生,足不出戶,不問世間寒暑,只埋頭苦修,卻是離那大道也行越遠;有些人整日裡放浪形骸,日日清秋大夢,偏生又找到了自己的大道。
大道為物,只能用心去感覺,而不能用眼睛去找尋啊……
多寶只覺如沐春風,只覺得一陣陣暖流在衝擊魂。前面彷彿有一座高山,他奔跑著向那高山走去,待走到近前,卻發現那高山離自己得更遠了……
老君繼續念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多寶突然想起自己的的一生:原本是道祖紫宵宮前的一塊石頭,日夜吸收著紫宵宮前的靈氣,那一日,自己正在想著要怎樣化形間。突然身前出現了一位面色剛毅、手持青色寶劍的道人,那道人出手點化了自己。
從此,自己就拜了此道人為師。也知道了此道人的名號,正是按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自己跟隨著通天教主輾轉四方,師弟師妹也漸漸多起來。後通天教主建立截教,自己就為截教掌教大弟子,那時的截教好生興旺,萬仙來朝……
誰知道封神大戰中,截教受了闡佛人三教的算計,若不是蓬萊島相助,只怕已經全軍覆沒,好在四大弟子俱在,還有機會……
那時候,自己日日在想著如何出得太極圖,如何去重新振興截教,去找那闡佛人三教四聖報仇,哪怕是身死飛灰也在所不惜……
可這三百年中,日日有太上老君在外面為自己講解著太清聖人大道,自己那原本有若磐石的心靈,也在慢慢動搖,甚至覺得,心中的怨念,都在那一天天的減少……
如今這太清聖人太上老君為自己講解那無上至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地道,可我多寶的道呢,在哪裡啊……
太上老君還在那念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太上老君將完這一句,只緩緩對著端坐在自己面前的多寶和道:〃此上為我悟得的太清聖人大道也!共九九八十一篇,前三十七篇為';道';,後四十四篇為';德';,可取名為《道德經》也!〃只見天外一片七彩霞光飛來,徑直落大老君身上。
《道德經》與《黃帝內經》、《易筋經》合稱為〃上古三大寶典〃,是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
《道德經》乃是太清聖人太上老君闡述自己對天道的理解,從而達到對人道的指導。《道德經》對民族千百年來地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對民族性格地鑄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指導著後世無數的修真之士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地底蘊。
多寶在那喃喃自語道:〃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君也不打擾,收了太極圖,只閉著眼睛,彷彿自己也沉浸在自己的大道之中……
是啊,天之道,利益萬物而不加害;聖人之道,為萬民造福而不爭功。
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