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姥爺講的事兒小仨兒都感到很親切。
“那你以後就留在我家聽老爺爺講故事!”雖然小仨兒是我帶來的紙人,但是我想讓他留在水城陪我媽的這種私心還是得徵求一下他的意見。
“好啊好啊!nǎinǎi同意嗎?”
“你nǎinǎi她肯定同意。”我不知道留下小仨兒會不會被大猛子罵,可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遲早我會破了命格,踏踏實實地回家來。
第六十九章 白事宴
雖說是白事宴席,可這菜餚啥的一點兒也不單調,雞鴨魚肉,冷拼熱炒一樣不少,有菜就要有酒,這是山東人的天xìng。。以前在南方時,因為都跟年輕人一起喝酒,所以玩兒的花樣比較多,撲克骰子酒令,感覺是在用道具做話題加深感情,畢業後到燕平再回到山東,接觸的都是一些入社會已久的人,沒什麼花樣了,就是在用感情做話題加深著感情。
南方時喝酒比較隨意,一包恰恰瓜子,一袋椒鳳爪,一包鍋巴,一提啤酒便可以吆喝著搞起;在北方時則要找個小飯店或者小地攤,要上倆菜,擺上酒杯,倒上茶水,不然喝起來倍感彆扭。
在南方時,能喝的就盡興喝,不能喝的就點到為止,眾人只是禮貌xìng的讓一讓,但不會給予心理和語言上的壓力;在北方卻不同,喝不醉也會被勸醉,勸酒成為了一種酒桌文化,成為了口才與應變的綜合表現形式,心理素質差的,被勸個兩三次,就會覺得不喝這杯酒就對不起江東父老,對不起親朋好友,對不起黎民百姓,然後端起酒杯硬著頭皮灌下。
山東人喝酒,賓主分明,酒桌上衝門座位為東家或者主陪,主陪兩邊為主賓和副主賓,主賓對面是副主陪,副主賓旁是次陪,又稱三陪,再有其他人落座,就只能坐剩下的座位,因為這些座位沒有排位了,所以被戲稱為“不三不四位”。
下酒菜邊做邊上,菜上定,酒杯斟滿,由主陪發話帶著眾人同起幾個酒。酒杯一般有兩種,三錢一個的小酒杯和三兩三一個的透明酒杯,哥兒幾個不錯的話,一般選擇後者。如果喝白酒的話,主陪會建議大家一起把第一杯酒分六口喝完,這叫“六起”,取“六”的順之意,取“起”的發達之意;一杯飲罷,酒杯再滿,這次由副主陪發話,第二杯打五口喝完,這樣的話加上主陪之前的六口,正好是十一口酒,十一口,是吉祥的“吉”字,山東人喝酒也要圖個吉祥如意。
如果喝的是啤酒就不太有講究了,據說是膠州半島傳來的喝法,前六杯啤酒按“一二三三二一”的規矩喝完,也就是第一杯一干而淨,第二杯分兩口喝完,第三杯分三口喝完,以此類推。
在主陪和副主陪的帶領下,熱身工作完畢,開始正式進入酒局。眾人在開胃小酒的刺激下已經進入了狀態,個個喜笑顏開,面露桃花。這時,會有調節氣氛的一兩個人站出來,先表明自己的立場,代表什麼樣的身份,然後輪流與眾人一人喝倆,這叫“好事成雙”。
酒過兩巡,就到了加深感情的環節,一對一的推杯換盞,哥哥長,兄弟短,順便談談心,解決解決矛盾恩怨,許多公事私事家常事都是在這個環節談攏。
我酒量並不很好,甚至不是大猛子的對手,而且我一喝酒就喜歡回憶苦難,然後變成一個話嘮,到處跟人講一些傷感的人和事。與我同席而坐的有嚴叔和他那兩個朋友,還有幾個平rì裡無酒不歡的舅舅。這下把我整得,真個是不勝酒力啊!
六兩白酒下肚就開始飄飄然了,我看著眾親友們熱情滿足的笑臉,心內又是一陣黯然,唉!再過兩天就該回去了,可我怎麼老是感覺有很多事沒做完呢?
嗯!確實有事沒做完,因為我看到姜畔正朝我走來,我這才想起我答應要今晚送姜畔回學校的,可為啥我看著有兩個姜畔啊?
“生哥,哎呀!生哥!你怎麼喝這麼多?沒事?”姜畔拍著我的肩。
“沒……沒事,你哥我……我清醒著呢!兄弟,別……別怕,今晚我送……送你回學校。”他媽的,我腦子確實清醒,可為什麼嘴開始不當家了呢?
“哥,我看你真不行了,要不你還是在家休息!”
“別……沒事……你等我……我回家收拾收拾,咱們現在就走。”我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旁邊的親戚們哈哈大笑,都指著我說喝多了。
我勉強地維持住平衡,然後一步一歪地向門口走去,姜畔趕緊過來扶住我:“哥,你慢點,咱們不著急,我先送你回家喝點水。”
“你別送他了,還是讓我來!”一個冷冷的女聲從我背後響起,我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