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成精剛剛出洞的千年怪蟒,緩慢而又遒勁地沿著山勢斜刺雲端。左邊,是高不見頂的五彩石壁;右邊,像是乾涸多年的高峽平湖,雜草斑斕,不知最深在何處。車子前方常常是“懸崖勒車”之處。往往連續幾個急轉彎,甚至要轉成銳角,特別是剛剛轉過來,突然對面一車也是剛剛轉過來,相撞幾成難免!一車緊緊貼定崖壁,像遇險的姑娘,大氣兒也不敢喘;另一車半輪懸空,蹭將過來,二車耳鬢廝磨,相顧良久,然後各發一聲長嘯,毅然別去。 這條巨蛇粗粗細細,一路翹首飛舞,過了山頂又盤曲而下。坐在車上向下看,一小圈一小圈一直能看到底,如同旋轉樓梯一樣。如此險絕、怪絕的公路,即使在電影裡也是罕見。 上南鄉的路雖險,上南鄉的人卻好。他們祖祖輩輩,一代又一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行走在這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但他們卻有大山一樣的情懷,無狹窄彎曲的心胸。我們這些大都市裡來的客人在那裡嬌弱得可笑,深山裡那成群成群的蚊蠓更令人毛骨悚然。下去採風不幾天,我們被蚊蠓叮咬,臂上、腿上冒出了數以百計的大大小小、新新老老的紅豆,奇癢難熬。上南鄉的毛南族同胞沒有疏遠也沒有嘲笑我們,他們熱情地介紹防治方法,有的還開玩笑說:“北大學生來到我們窮山鄉,這是破天荒第一次,連蚊子都跟你們特別親熱。”我們有幸結識了一個憨厚朴實的民族。一位鄉幹部說毛南山鄉恐怕很難富起來,我說不,憑你們在各少數民族中知識分子比例最高這一點,憑你們一塊地裡兼種玉米、黃豆、南瓜、紅薯這種技藝,憑你們千百年來民歌故事中所積累的文化傳統,再看看這麼峻峭的山、這麼清亮的水,上南會富的。 常聽人說有什麼第二故鄉、第三故鄉之類。人到某地度過一段有意義的生活,自然會產生依戀之情。何況我感覺在廣西得到的甚多,做出的甚少呢? 船近武漢,黃鶴樓超塵拔俗地展翼迎接我們了。我正要下意識地收回紛亂的思緒,一股創作衝動又湧上心頭,那首七律終於湊出來了: 登輪西望日含丹,永夜凝眸入曉眠。雙臥翠龍拖遠黛,九曲黃蟒走長絹。岳陽湖側捫胸過,漢口江頭翹首瞻。仙鶴亦應懷舊土,再入上南待何年。 (發表於廣西《河池日報》)    
阿蠻語錄(1)
()免費電子書下載
我兒孔繁閏先生,小名叫阿蠻,生於1995年6月8日。他有生以來,做出了許多可歌可泣、值得“永垂史冊”的英雄事蹟,特別是發表了一系列“一句頂一萬句”的金玉良言。我這個不肖之父,因為又忙又懶,大多忽略了。這都是受了“偉人豪傑才配有語錄傳世”封建思想的毒害。現在亡羊補牢,搜尋枯腸,僅就方便,草記若干則如下,與海內外無聊有聊之客共賞。 Thankyou,不用謝! 阿蠻3歲時,學會了“thankyou”是“謝謝”的意思,又學會了回答別人“謝謝”時說“不用謝”。一天,阿蠻給爸爸媽媽送西瓜,爸爸說“Thankyou”,阿蠻答道:“Thankyou,不用謝!”爸爸想起自己少年時,對英語也是不懂裝懂,經常聽別人說“Thankyouverymach!”於是就在別人對自己說“Thankyou”時,一臉真誠地答道:“verymach!verymuch!”今日兒子與昔日自己,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是你的兒子 阿蠻淘氣,爸爸把他關在陽臺上罰站。一會兒,阿蠻敲門。爸爸問:“誰呀?” 阿蠻答道:“我是你的兒子!”爸爸一陣感慨,便讓他進屋了。語言這東西,怪哉。 我捨不得吃 阿蠻吃一種鍋巴點心,覺得有點辣,就送給爸爸吃。爸爸說:“你怎麼不吃呀?” 阿蠻說:“我捨不得吃!”人言小孩無機心,大謬也! 很美好 晚飯後,爸爸問阿蠻:“你覺得生活怎麼樣?”阿蠻想了想,說道:“很美好。”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前世在哪裡 爸爸無聊,問阿蠻:“你以前在什麼地方?”阿蠻不明白。爸爸啟發說:“就是你來我家以前,在什麼地方。”阿蠻很費力地想著,慢慢說道:“我好像是在一個滑梯裡,腦袋衝下待著。”爸爸趕快記下來,說這是人的最原始記憶。 比 喻 阿蠻兩歲半左右,能夠運用比喻句了。爸爸讓他捶腿,阿蠻說:“就像敲鼓一樣。”電視裡有一個鑽石廣告,阿蠻說:“像飲料似的。”爸爸稱之曰:“不隔”。 煮個鴨蛋吃 奶奶教阿蠻一個歌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姑娘,喚女婿。小外孫,也要去。姥姥家,沒啥吃,煮個鴨蛋吃。”下次阿蠻去姥姥家,對姥姥說:“以前我上你家來,你家沒啥吃的,就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