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3/4 頁)
好。
所有人都清楚,蕭家的肉製品之所以味道如此之好,關鍵點在於各種調料的配置,尤其是其中的陳年老酒,只有蕭家後山的窖洞才能出產;而且蕭家窖洞獨特的環境也有助於各種酵母菌的生長,才能造就各種頂級美味!
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自從兩年前開始,蕭家各種肉製品的製作過程中有一種東西在其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蕭風的‘空間靈泉’。
無論是清洗原料和調料的配置,蕭風都加入了滲有‘空間靈液’的空間靈泉,這使得肉製品的鮮味被提升了好幾個檔次,這是其他地方的產品永遠無法企及的境界。
進入冬月以來,蕭家後院的製作現場幾乎每天都要製作兩百支火腿以及數以噸計的肉製品,異常繁忙的場面也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拍照、留念!對於他們來說,可是極少見到這種熱鬧、歡樂的集體勞動場面,大人小孩都樂在其中,自然是感覺異常新奇。
當然了,一些品嚐過‘蕭家美食’的遊客,更想看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食,究竟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未完待續。)
PS: PS:謝謝‘阿呆讀書’和‘懶懶貓kk’的月票,謝謝鄉親們的訂閱支援!
【390章】 烏雲壓城(求訂閱!)
12月20早上,姚州氣象局特別向鏡湖地區釋出了大雪橙色預警,氣象雲圖顯示,從21日凌晨開始,鏡湖區域將會迎來降雪天氣和大幅度降溫。
這一下,整個鏡湖地區立刻就如同開了鍋的茶壺,沸騰起來了!
一般來說,進入12月中下旬之後,滇西北地區就開始會出現降雪,幾乎年年如此,極少例外。冬季降雪也是滇西北地區重要的降水補充,根據水文部門的統計,大約四分之一左右的降水來自於12月份、1月份的降雪。
若是換成了以前,下雪對於銀杏村的村民們來說,也就意味著貓冬的開始,大家都躲在屋裡,就著火塘烤火、喝點小酒、吃點好吃的,也算是對一年辛勤勞動最大的犒賞了。
不過從去年冬天開始,鏡湖景區的日漸火爆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習慣,冬天反而變得更忙碌了。
大雪預警一出來,‘蕭家農場’就立刻組織了空閒的村民,搶收菜地裡的蔬菜和果園裡殘存的水果,至於大棚、雞舍鴨棚之類的建築,也是進行了緊急搶修,忙得不亦樂乎。
大雪對於蕭家農場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蔬菜和水果的生產被迫轉移到大棚內,出產的品種也減少了很多。水產的生產基本陷於停滯,家禽倒是能夠正常供應,不過所需要的人工增加了許多,為此村裡的閒人基本上都被農場各個部門給徵用了。
至於剩下的人,除了為鏡湖體系工作之外,還得操持自家客棧、商店的生意,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對於這種情況,蕭晉旭為首的村幹部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往年因為貓冬,無所事事的村民和族人就會喝酒、賭博,雖然各家都有一些規矩,但難免會鬧出一些不愉快。因此,因為鏡湖景區和蕭家農場的緣故。閒得發慌的村民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卻是忙碌充實的銀杏村。
一些雞毛蒜皮的矛盾少了,族老和村幹們的日子也好過了許多!
蕭家農場正在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大雪,鏡湖牧場作為重點單位。更是把抵禦大雪當做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早早就忙活起來了。
蕭風作為鏡湖牧場的所有者,也是暫時放下了‘鏡湖乳業’的事務,趕到牧場,檢視牧場的準備工作。
安格斯肉牛倒還是相當容易處理。因為它們的耐寒性比普通牛種要好得多,再加上空間靈泉和空間牧草的滋養,這些安格斯的體質極好,根本不用擔心嚴寒會帶來嚴重的損失。
從去年的經驗來看,只需要在樹林裡給牛群預留下擋風遮雪的地方,晚上下雪之前把牛群歸攏,就沒事了。由於空間靈泉的滋養,鏡湖牧場的空間牧草生命力極為頑強,即便是大雪封山,安格斯牛還是能夠把雪層拱開。吃到依舊保持生命力的牧草。
因此兩萬多頭安格斯牛的照料最為省心,只需要在牛群固定棲息的樹林建設好各種遮風擋雨的雨棚,就基本上搞定了。
不過相比於安格斯牛,數量更多的荷斯坦奶牛才是鏡湖牧場面臨的最大問題,畢竟它們可不像安格斯牛那樣皮糙肉厚;此外,為了保證每天對鏡湖乳業的鮮奶供應,以馬萬里為首的牧場同仁可謂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
“馬叔,事情能夠交給其他人處理的,你就儘量放手。別太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