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
“老夫安好。”
“陽先生何止安好,王爺,您是不知道,陽先生帶著一個大車隊過來了,屬下粗略算一算,怕是得有四十多輛。”
姜濤能跟著段梓易多年且被倚重憑的自然不止是身手好,看王爺並沒有露出高興的神情,反倒皺起了眉,瞬間便明白過來,忙解釋道:“王爺放心,車隊是分散進的城,東西也是分開放置好幾處地方,並沒有引起他人的注意。”
段梓易這才鬆了眉,現在正是最不宜引人注目的時候。
夏含秋適時接過話頭,“陽老一路來辛苦了,進屋說話吧。”
“是。”陽南生拱了拱手,看著夏含秋的眼光很是欣慰。
一行人在正堂坐了,本就快到午時,夏含秋便吩咐丫鬟早些擺飯。
那邊段梓易又問上了,“不是早就說好了翻過年就過來嗎?你每次信上都寫得含含糊糊,到底是怎麼回事?”
陽南生向來穩重,可這回,笑容裡卻帶出了些小小的得意,“滿打滿算,您有小三年沒有回過封地了吧。”
ps:
推歌時間:何圖——《兩生契》
216章 退路
段梓易想了想,點頭,“不說不覺得,你這一說我還確實是幾年未歸了,怎麼,發生了什麼事?”
陽南生也不說話,將隨身帶的包裹開啟,將幾本帳本挑出來遞過去。
段梓易接過來轉手就要遞給秋兒,這些事現在他不管。
夏含秋看出來陽南生遲來和這帳本有關係,搖頭不接,“你先看看。”
看看秋兒,再看看陽老,段梓易回過味來,翻開帳本瞧了瞧,只是看了幾頁就忙不迭的翻到最後去看總帳,頓時面露異色。
“這是……”
“老臣真切體會了一把何謂空守寶山而不自知,南嶺靠海,一年到頭就沒有特別冷的時候,老臣也以為這些年儘量將南嶺發展起來了,可兩年前見了個人後才知道我坐井觀天了。”
“怎麼說?”
陽南生笑得很是感慨,“您一定想不到那個人是哪的人。”
“總不能是前朝遺民。”段梓易隨口回了句,可看到陽南生的神情不由愣了愣,“真是?”
“老臣一開始也不信,可他拿出來的東西確實全是前朝才有的,說自己是前朝商國之人的後代,因為商國當時產生動亂便全族離開了當時已走向末路的商國,現在已經在外紮下了根,他們幾個年輕一輩的好奇家族史裡記載的王朝是什麼模樣,便避過長輩偷偷溜了回來,結果因為海路不熟,船翻人亡,他命大。人暈了都還緊緊抓著塊木板,被海浪衝到了南嶺。”
“前後矛盾的話,你也信?”
“老臣不信大半,但有一點相信,他應該真是前朝遺民,他到底年輕,我明裡暗裡套了許多話,倒也問出了些東西。和前朝的情形倒也相符,商朝的政令和現在天下十國都是截然不同的,在商朝,商人才是撐起一個國家的根本,他哪能想到現在這般輕賤商人,一回來就吃了大虧,差點丟了命。我當時恰好在,便救了他。”
段梓易屈指輕敲著小几,“能整族離開應是當時的大戶,看樣子底子挺厚實。”
“是,老臣打聽到他們現在立足的地方不比梁國小,且極繁榮,當時他們為了出去做足了準備。帶的全是純金,並沒費多少力氣就站穩了腳跟,幾百年裡家族也經歷了幾起幾落,元氣到底還是保住了,聽那人的口氣,他們的家族在那裡應該極有地位,只是回來的目的絕不如他說的那般。”
“所以你做了什麼?”
“和生意人能談的自然是生意。”陽南生眼神落在帳本上,笑得像只老狐狸,“兩年前天下尚未亂,老臣想著為您多留一條退路。便給他弄了艘還算結實的船,他若是真能到安全到家,這香火情以後說不定能用上,若是死在半路,老臣良心上也過得去,可一年後,他竟然真的來了,還帶來了一整支船隊。他找到我說要和我做買賣,但是有個條件。”
頓了頓,陽南生又道:“那支船隊裡有一艘船上放置的是他們祖先的靈位,他希望我能幫他找到他們家族當年的祖居之地。讓他的祖先實現遺願,落葉歸根,幾百年滄海桑田,地域多有變動,老臣費了些心思才確定了地方,是在南國境內,那時梁南兩國不禁商人通行,事情要辦好倒也沒有多難,他也講信用,將那幾船的貨都給了我,他自己又去搜羅了一些東西帶回去,並且承諾,一年來一次,可這回因為海上並不平靜,他們來得比預估的時間要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