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3/4 頁)
盡忠了一輩子,竟然要連身後事都考慮周全了。
在這一刻,他覺得自己能理解安平帝了,有這麼一個宰相在,他的確可以可著勁的不靠譜了,若是沒有戎族,若不是這位李相先前沒有經歷過戰爭,他就算不靠譜一輩子,在後世也可以留個無功無過,弄個不好,還有可能被人說是中興之君!
“我雖做有安排,可是人心難測,他手下雖有親信,到底時日短淺,那支力量,我也只能先交到你手中了,你先幫他過了這個時節,待將來,自可再還給他,屆時你是要退要留,都有你們自己來說了。”
在劉文這麼模模糊糊的想的時候,又聽到這樣的聲音,他抬起頭,就看到李思安正以期許的、溫和的目光看著他,這樣的目光他絕不陌生,他也知道,在這溫和的表面下,會是什麼,可是在這一刻,他卻說不出任何反對的話。
李思安所說的話,李思安的身體,以及這所有的一切所營造出來的氣氛,都令他無法拒絕,雖然明知道這時候不拒絕,就起碼要在朝中留三年,但是,你忍心拒絕一個在短時間內,頭髮由黑變白,身體千瘡百孔,可以說是從少年時期,就為國盡忠,幾十年來,把死而後已這句話表現的淋漓盡致的老人的託付嗎?是的,他也許在算計你,可是,在算計你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算計到了極致。
“安之這是答應了嗎?”
劉文露出一絲苦笑:“李相都這麼說了,學生又怎麼還能推拒?只是學生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你說。”
“李相知道,學生是草根出身,所以還望李相能給學生找一個幫手,學生畢竟能力淺薄,就算是有心,也有可能無力。”雖然李思安沒有直接說明,但是他一開口,他就知道那支力量是什麼,那支力量,他曾在算計豆滿的時候掌握過一部分,在當時,李思安就有意無意的讓他接觸過更多的東西,他當時就有所懷疑了。
“安之不必妄自菲薄,你所欠缺的,只是根基威望,至於說能力……”說到這裡,他停了一下,然後才慢慢的道,“這朝中上下,能比過你的,也不多了。但你既然這麼說了,我就先安排一個人,在你身邊分擔一些,也好令你更早一點上手。”
“多謝李相體恤。”
“是你幫我解憂,說起來,還應該是我謝你才對。”說著,李思安又咳嗽了起來,這次彷彿比先前還重,他咳了好一陣才停下,“今天我也不多留你了,明日我會讓人把東西給你送過去,趁著我還在,你就多熟悉熟悉吧。”
劉文字來要說的話,被這一句堵到了,最後,他只能對著李思安深深的,作了一揖,李思安沒有動,笑著接納了,而在他離開後,他臉上的笑容更深了,那份笑意直傳達到眼底,令他那一直只顯得深邃的眼睛,也彷彿變歡快了。
這次,他終於沒有再選擇錯吧,那個孩子,應該也會很高興吧。
想到安平帝,他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這是一個把戎族趕走的皇帝,這是一個有著太祖血脈的皇帝。那個孩子在知道了這一切後,想必,再也不會覺得自己對不起人了。
“下一世,就在普通人家出生、長大吧。”
他這麼期許著,彷彿就看到了安平帝成為一個普通的富家公子哥,每日就遛狗逗鷹,吃喝玩樂,他想著自己也許能成為安平帝的父兄,雖嚴厲,卻能包容著這個天真的孩子,讓他能無憂無慮的,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
第二日,一位姓白的男子帶著李思安的名帖敲開了劉家的大門;
第三日,劉府的大門終於開了,那些心心念念要和劉文扯關係的人一湧而進,此後,劉家門庭若市,一直到鄭定輝登基的前一夜才算安定了下來。
安平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日,這一年,是公元1148年,在以後很多人的心目中,大珠,是在這一年這一天,真正走向繁榮強大的,但是,這一天鄭定輝的登基儀式卻說不上隆重。
當然,也有清水淨街,也有萬民呼喝,可是畢竟時日短淺,再加上才受過戎族的蹂躪,這儀式,也只是大體上過得去罷了,好在中間也沒有出什麼大亂子,從在太廟祭祖,到給太后下跪都進行的很順利,到了傍晚,還出現了大片的火燒雲,印的半個天空都是紅色,這自然,是被稱為祥瑞的了,但是,也就是在這一晚,歷經三帝,為相二十四年的李思安,去世了。
李思安的死,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突兀的,就算是對於知道情況的劉文來說,也有點恍惚,在白天,他還看到李思安站在隊伍的最前端對鄭定輝三跪九叩,那時候,他的身體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