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要謹記在心!”
等待著曹昂曹丕兩兄弟洗了一個熱水澡,穿上一件乾淨的衣服後,二人來到陳修的書房內,端坐著,聽著陳修娓娓道訴的東西,二人面上都慎重的頷首,這個事情,他們的父親也曾與他們說過,來著陳修這邊學的並非是書籍上可以學到的內容,學習其他的東西,他父親也早就安排好了,並非是在陳修這邊上的。而且陳修剛才所說的一番話倒是讓他們二人有點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講論他們還真的沒有聽誰慎重其事的說過。
“做事!做拯救天下百姓的大事也好,還是做一些生活瑣事也罷,無論做什麼事,在此之前,都需要學會做人!”
“做人!這兩個字,簡單的很,也許你們提筆抒寫也就十來個呼吸的時間,但是要想做到,卻是需要花費上一輩子的時間,為師活了二十多年,都尚且不敢言自己做到了,就連我的老師,也不曾做到,並非我這個做弟子的非議,乃是事實就是如此,甚至,老師也曾說過他雖然口中時時說著做人立德之類的話,可他也存在著瑕疵,有瑕疵,就是沒有做到,老師曾說過,當今世上,唯有蔡邕蔡伯喈才算是最靠近這個道理的人,天底下其他的人,與他相比起來,就遜色不少,事實,也的確是如此,縱然王允王司徒此人散佈天下說董卓死後,蔡邕竟然敢為其祭奠,乃是不忠不義之徒,乃是反賊,該殺!但是,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曹昂、曹丕你們二人如何看?”
從陳修口中緩緩道出的話語,以及最後一句留下來的問題,讓這二人眉頭一皺,陷入深深的苦思中,他們終覺得心中有些不妥,這一絲不妥乃是對於王允當初頒佈天下,把蔡邕的罪狀給定下來的話。
見狀,陳修露出滿意的笑意,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最起碼的是要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去質疑!這樣才算是真正邁出了第一步。(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三章 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中
“先生,昂曾聽聞,當初蔡大家之所以會進入洛陽為官,完全是因為董仲穎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迫使他入朝為官,蔡大家雖然入朝為官但卻從未為董仲穎獻過一計,安心的在府邸內專心研究經典治學,與朝堂之事幾乎完全無任何的瓜葛,當初黨錮解禁之後,絕大部分的人還是不能入朝為官。
而後,董仲穎為了拉攏人,大肆任命當初被黨錮計程車人,然而他們與蔡大家不一樣,一個個如同飛蛾一般,紛紛的撲了上去,然則,在董仲穎被呂布殺了之後,一個個人似乎化作了正義的化身,不斷的斥責著董仲穎的殘暴不仁,他們殊不知,天下間任何人都有資格去斥責董仲穎的殘暴,但是唯獨。。。唯獨他們不能!
在董仲穎死後,整片士林,受過董仲穎恩惠的人,一個個都跳了出來,要將董仲穎給鞭屍,讓其死後不得安寧,唯有。。唯有蔡大家為其祭奠,也正是因為如此,蔡大家被下獄,至今生死不明。”
大約過了三刻鐘的時候,曹昂皺著眉頭回答道,眼眸中有著一抹的不確定,但是聲音確實非常的肯定。
不談曹昂的答案對不對,光是曹昂這個態度,就很讓舒服,說出來的話,首先自己不要質疑自己!錯了可以改,但是還沒有證明自己所說的是錯的,自己就首先開始懷疑自己,這樣的人不會有多大的成就,因為一個懷疑自己的人,不敢肯定自己的人,如何能更進一步,當然了,肯定自己,同時也要知錯能改,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錯誤的人,這樣的人,才算得上可造之材。
“曹丕你如何看待?”
曹昂已經說出了自己的答案,接下來陳修便扭頭看向曹丕,等待著曹丕的回答。
已經有了曹昂這樣回答的珠玉在前,曹丕按理來說,回答出來一個稍微過得去的答案還是比較容易,但是曹丕卻是選擇了搖頭,不回答。對於曹丕的舉動,陳修楞了一下,隨之點了點頭,這兩兄弟不愧是曹操的種,都是做大事的料。
其實,正是因為有了曹昂這個珠玉在前,曹丕想要回答出不同的答案出來才是真正的難度!更何況,對於這件事情,曹昂曾經有過了解,有了解,才有發言權,沒有了解過,如何有發言權,如此的話,還不如不說,沉默才是最好的回答。
“你們二人讓為師刮目相看,無論是曹昂你的回答,還是曹丕的你的沉默,你們二人的答案,才是真正的答案,此事經過,正如曹昂你所說的那樣,只不過,其中的道道還有不少,這些事情,等你們執政一番後,自然就能明白,現在也是多說無益,為師既然拿蔡伯喈來說事,其中乃是他乃是當今世上最為堅守自己的原則與底線的人,其他的大家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