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 頁)
而去。
撤離速度之快,讓人歎為觀止,劉備一撤離出下邳,在江東的孫策就立即動了起來,丹陽郡雖然眼下不是他的地盤,但是孫策早就把他看做自己的地盤,不允許別人插手,劉備這個舉動,算是觸控到他的底線,怎麼忍都無法忍。
旋即出兵前往丹陽阻攔劉備大軍!
與此同時,在徐州境內,徐州陳家的勢力也開始發動,有樂進與于禁二人所率領大軍在徐州境內快速的收復,諸多郡縣樂進與于禁二人的兵馬還未曾到,就快速的投降,在極短的時間內,曹操接管徐州!
峴山南沔水中的魚梁洲,樹下,一四十餘歲的中年人盤膝而坐,指著眼前兩個年齡尚在十四五歲之間的少年郎道::“你們二人可知當今天下的大勢所在。”(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一章 曾經的同袍,而今的死仇!上
樹下盤膝而坐與布墊上的兩個少年郎,其中一個眉清目秀,明眸皓齒,一個標準的帥哥,雙眸中智慧流轉,至於另外一人相貌就有點讓人不敢恭維濃眉掀鼻、黑麵短髯,雙眸略微顯得呆滯,但是聽得中年儒生這番話後,二人心中皆已經有數,只不過不知該從何說起,兩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引得中年儒生哈哈大笑起來。
“孔明,倒不如由你先說。”
中年儒生指向眉清目秀的少年說道,另外一個少年則是眉頭一挑,眼神中有些沮喪。
諸葛亮聞言悄悄的看了一眼身邊的少年的臉色,見其,沒有什麼異樣後,才緩緩的開口:“先生既問,學生如實回答,今天下大勢紛擾不堪,學生以為北方之地今後盡歸曹操之手,袁紹、公孫瓚之流,斷然不是此人的對手,至於南方之地,數日前得知中山王之後劉備劉玄德從下邳轉戰丹陽,劉玄德在百姓中頗有賢名,實屬難得。
縱觀劉玄德跌宕起伏的一生,不可不讚嘆此人的手段之高,實屬罕見,況且劉玄德今有許縣陳元芳之子陳長文輔助,從下邳轉戰丹陽猶如龍入大海前途不可限量,而眼下佔據江東的孫策也是當今天下數一數二的豪傑英雄,從一無所有到如今江東霸主的地位,孫伯符的本事也讓人震撼,況且周家之子周公瑾在孫策身邊輔助,廣陵的張紘與張昭二人也相同前往江東輔助孫策,外有周瑜、內有張昭張紘二人,孫家之基業已定。
故而,今天下會出現三分天下之勢,至於能僵持多久,就要看著二位的本事,是否能爭取到天子的協助,爭取不到,一切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龐德公頷首贊同諸葛亮的這番言論,其實說到底他也是這樣想,隨後他飽含希望的看向龐統,希望從龐統的口中得知更加不同的言論。
“孔明剛才說所言極是,長安的那位,不論是兗州的曹孟德、江東的孫伯符,今丹陽郡的劉備還是說冀州的袁本初,這四方都想要把當今天子握在手中,天子在,大義就在,比之春秋時期的管仲的尊王攮夷不外乎如此,更何況,冀州袁紹縱然是被兗州曹操、幽州公孫瓚給拖累著,但是袁本初依舊還是佔據著天下的糧倉冀州!有冀州在,袁本初就一日不到,他手下猛將如雲,智者更是不勝其數,想要對付其人,難!
只是有一點,讓學生不明白,為何這曹操要率先攻打揚州,然後奪取徐州,攻打徐州縱然要一個合理的藉口,但是大費周章的攻打揚州,把劉繇給拿下,然後借劉備之兵力,來牽制孫策,這一點有點多餘,難道曹孟德就不懼孫伯符與劉玄德二人合作,共同壯大,如此豈不是養虎為患?還是說,其實他們對於長安的哪位根本不上心?既然不上心,為何還要浪費如此之多的精力在上面?”
長篇大論一番,龐統說的有點口渴,拿起桌子上的水杯,潤了潤喉嚨,清了嗓子,坐著等待著其父龐德公的評價。
不過,當他抬頭望向二人的時候,見到無論是其父龐德公還是諸葛亮都皺起了眉頭,龐統說了他們沒有想到的一方面,雖然有點劍走偏鋒的味道,但是兗州那位從最早就開始跟著曹孟德至今,所出的那一招,何嘗不是劍走偏鋒,不過既然是劍走偏鋒,那麼。。。。諸葛亮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隨後又搖頭否定了自己這種想法,有些事情乃是天下公認的事情,早已經有了論調。
“孔明你王道可行,只是思慮的東西還不夠徹底,只能說你太小心了,小心本無措,可有時候小心就是一種錯,孔明你需謹記,該放手時就要放手,至於你的選擇,為師不打算多說,但是士元,劍走偏鋒並非不可行,可劍走偏鋒者當今之勢,恐怕有些不可行,需謹記一件事情,人才輩出的時代,劍走偏鋒是需要賭上性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