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第1/4 頁)
看著這些淳樸的臉,林若心裡一陣莫名的心痛,百姓就是這樣,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加倍的對你好。
“軍師,多謝你,要不是你,我家的娃娃就活不成了。”這個時候一個大嫂拉著一個小孩子過來,差點就給林若磕頭了。
林若身邊的護衛走過去扶住了她,為了防止有人趁機刺殺林若,趙雲和黃敘一致認為,以後再人群當中,但凡是有百姓跪下的,需要林若去攙扶的,一律改由林若身邊的護衛去攙扶。
“相親們,洪水無情,我們百姓有情,這次大家能夠平安無事,除了本官之外,你們每一個人都有功勞,還有那些給大家出錢出物的家主們,他們也是有功勞的。因此我打算在這湘鄉城,府衙的門前立為這次洪災立一塊石碑。屆時會將那些在洪災當中捐錢捐物的世家和個人寫上去。”林若當下對百姓們說道。
眾人一聽當下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這樣大家就知道這些世家到底捐了多少錢,知道哪個世家黑心,哪個世家慷慨。
況且立碑,那可是流芳百世的事情啊。
就在林若的話剛剛放沒半日,就有不少世家主紛紛來找林若,說救災的時候,捐的錢物太少了,現在願意再捐獻錢物。林若也毫不客氣地收下了,並且承諾一定如實地寫上他們捐的錢物多少上碑文。
第三天之後,一塊寫由林若親自寫的碑文立在了府衙門前左邊的空地處,碑文不長,正文就三百字。
正文,記錄了這次洪災發生的時間、地點,還有相關的縣令不作為的導致這次洪災的泛濫,以致後來瘟疫的泛濫。同時記錄這次爆發瘟疫的死亡的百姓多少,還有瘟疫的病症是傷寒,治療傷寒的過程當中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援。
正文後面就是捐助者的名單,和捐助物品的多寡,寫得非常清晰和詳細。
在結尾處,還標出了這次賑災的錢糧物品用了多少,還剩多少,非常的透明。同時還標明,打算用這些錢糧物品,在湘鄉城裡建設一個杏林館,由官府開辦的一個專門為百姓免費診治疾病的一個醫館,免費給百姓贈醫,不過還是要收取一定的藥錢的。
當然這個藥錢自然是收回成本價,這裡的大夫全部都是吃官奉的,而且還要考核過,得到了認可才能上崗。
湘鄉城的杏林館的建設,標誌了其後五百年的大漢的醫療衛生的進步,使大漢王朝的嬰兒的出生和成活率大大的提高了,為整個大漢強盛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過此刻杏林館的建設,卻讓長沙的財政有些捉襟見肘,因此林若打算分批建立杏林館,只在那些容易有瘟疫的縣城建立,第一批在長沙只建立三個,一個在長沙城,一個在湘鄉城,另外一個就在衡陽。
杏林館是建設成了,可是大夫還是很少的,那些有名望的大夫,不肯來,至於那些想來的人,又有許多人是沒有達到林若所要求的標準的。
抱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林若在湘鄉城內的杏林館只找到了三位大夫,不過林若卻允許和鼓勵這三位大夫多收弟子,他們的弟子雖然沒有俸祿,不過吃住是府衙出錢的,一切都在杏林館的經費運轉中。
別小看這樣的條件,在亂世當中,能有一口飯吃,就會有人擠破頭想進去,何況給神醫當徒弟,別人花錢都願意,何況還是免費的。當下不少青年都爭著當這學徒。(未完待續,)
第九十九章: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一)
就在林若吩咐帳下諸人,收拾行裝,要回長沙的時候,魯肅派來的湘鄉縣令終於來了。
這是一個很年輕的青年,長得是一表人才,雖然此人讓人看起來覺得他異常的冷漠,不過他那雙閃動智慧的光芒的眼眸,讓林若十分的難忘。
他見到林若後,走上前習慣性地作揖道:“下官鄧泰見過嚴軍師。”
林若早就從呈文當中得知,新來的縣令的姓名,還知道他是一個荊州鄧家的旁支的一個沒落的小家主的兒子。魯肅之所以推薦他來這裡,是因為魯肅覺得這個人對治理民政和水利這兩個方面,有非常高的見解,而湘鄉的水利建設和民建工作,恰好需要這樣的人才。
林若把魯肅任命為長沙太守,自然不會干涉他的一切任命,這就是林若,林若從不會管他手底下那些官員的事情,因為林若信任他們。
林若笑著說道:“你來得正好,本官剛想回長沙呢!”
這個時候從鄧泰的身邊走來一位由丫環攙扶著的大腹便便的年輕的夫人,她見到林若後,微微地朝林若鞠躬,然後說道:“妾身鄧趙氏見過嚴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