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姐妹三人又笑起來,前有欒布為燕相,因為品行作為令人稱讚,所以燕齊之間為其立欒公社,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座生祠,衛少兒主張立曹公祠雖然有點扯遠了,但是心意和主張非常得體,即便是再三提醒姐姐小心的衛子夫,對於這個提議也沒有什麼好反對的。
乞巧節過去,曹時留在侯府的時間就已屈指可數,經過日以繼夜的盤點清理登記造冊,侯府資產的計算和分配被最終定下來,陳叔帶著不到三分之一的家僕以及少量家吏留守侯府老宅,樊它廣與大部分家吏僕役跟隨大隊人馬前往京師。
陽信公主府的僕人每天不斷的派來催促上路,尤其在最近幾天即將啟程前派來的僕人越發密集,時隔多日不見的公主府家令胡遂趕到侯府,親自帶著一支百十多號人組成的搬家隊伍前來協助。
大車小車拉起長長的隊伍,從侯府一直通往汾河西岸的渡口,胡遂對著十幾艘艨艟護衛下的幾艘大船洋洋得意:“君侯請看,這是公主殿下從天子處求得的恩典,天子得知君侯遷入京師特批准樓船將軍麾下的幾艘運兵的大船來為君侯搬遷傢什,此船雖不及樓船威武雄大,但行走在大河上的船隻沒有一艘能比的上。”
“有勞公主掛心。”曹時瞥向停泊在渡口外的漢代舟船,幾艘划槳快船護衛者二層高的大船,看制式到有點像超大號的畫舫,區別無非是有幾張隨風張幔的白帆,使舟疾泛泛然也。
PS:看完小說的書友不要忘記投一下推薦票,烏梅在此拜謝了。
第18章 進京師(求推薦)
泛舟於大河上,兩岸的青山綠水竹林片片,濃重的水汽和熟悉的潮溼感,若不是舟船下渾濁不清的河水,曹時會誤以為置身於千里之外的江南,這條河在此時叫做大河,或直稱河水,到了二百年後則被正式命名為黃河。
這已經是旅行的第二天早晨,昨日長長的船隊順著汾河一路向西南,經過臨汾、長修、皮氏等縣來到汾陰的黃河渡口,一路搖搖晃晃的前往此行的重要過關檢查點,向西通往渭河的船司空。
曹時做不慣舟船,一夜都沒休息好,天將放亮就起來在甲板上迎著晨風鍛鍊身體,船隊排成一字長蛇形迤邐而行,到午後先頭船隊傳來訊息已經來到船司空,按照規矩侯府裡必須派人去船司空驗過通傳才可以過去。
有公主府的人在手續就能省則省,船司空的官僚也很自覺的放開水門讓整隻船隊透過,這些官僚與把守函谷關的關都尉同屬一個體系,尋常對普通民船甚至官船擺擺臉色無壓力,但面對列侯和公主的組合當真是惹不起。
船隊從寬敞的大河進入相對狹窄的渭河,足足耗費了幾個時辰,這個時候有僕役回報一個訊息,在平均三四百米的渭河河道中來往的船隻非常密集,這個時候船隊就要開始逐次降速,河東郡的故人請求搭乘舟船前往京師。
“河東郡的故人?通報名字了沒有?”
“稟告君侯,君自稱少上造周復,曾與百餚宴上與君侯有一面之緣。”
曹時頓時記起這個人,爵位是二十等軍功爵裡第十五等少上造,這個爵位放在秦帝國可金貴的很,在諸侯王、列侯、關內侯扎堆的大漢帝國就沒有那麼扎眼,他只不過驚奇民間竟有如此高爵之士。
沒過多久船隊轉過湍急的河灣繼續前進,僕役領著一名深服男子走過來,那人頓首見禮:“絳邑周復拜見君侯,時隔多日得緣再見是我的福分,自從在侯府品嚐了美酒佳餚,再食那普通鑊釜所制的食物如嚼蠟般無味,君侯府上的烹飪絕技實乃天下一絕!”
周復的相貌周正打扮的聽精神,看起來如三十出頭的青年男子,從他的相貌細處依然看的出他的生活環境非常優越,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很會說話,從坐下來開始講起滔滔不絕,偶有妙語連珠讓他不得不加以重視。
一路講了半個時辰各國的風俗趣事,趁著他喝水潤嗓的機會,曹時才插上一嘴:“周君是絳邑人士,又姓周,可是與絳侯家有什麼親緣關係?”
“絳武侯是在下的大父(祖父),先父是故絳侯周勝之。”周復一提到冤死的父親就開始垂淚,把他父親蒙冤而死的故事一一說出來,聽他的訴說那真是天下奇冤,漢文帝有意針對絳侯一系的功臣。
絳侯周勃是漢帝國開國功臣,這個家族的地位可非比尋常,開國時高皇帝親自排出的位次裡,周勃位列功臣表第四,封在距離平陽侯國南邊幾十裡外的絳邑,當時的封國就有足有八千一百戶,高皇帝駕崩經歷漢惠帝的傀儡時期,到呂后稱制時代是諸呂稱王稱霸,相反的是功臣列侯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