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賢王所部是勇士!大草原上誰不知道我左賢王所部最勇敢!”
“趙先生說的沒錯!大草原上最勇敢的就是我們匈奴右地的勇士!兒郎們說是不是?”右賢王圖奢舉起彎刀,頓時五十多個裨小王舉起彎刀,右賢王配下相同班子左右大將、左右相、左右骨都侯、左右當戶,左右都尉也舉起彎刀。
左賢王勃然大怒:“圖奢,你知道你在做什麼?我命令你立刻收回彎刀!”
“乞鞮,你無權命令我!”右賢王毫不猶豫的站起來,雙方劍拔弩張針鋒相對。(未完待續……)
第112章 崑崙撐犁神像!(第二更4000字求首訂)
PS:挖的坑終於填上了,烏梅會吸取教訓爭取改進的更好,跪求訂閱,求月票!
匈奴左地與匈奴右地歷來不合,這個傳統還要追溯到冒頓單于時代,匈奴人尚左,坐北朝南以左手邊為上,所以王庭以東的方向被劃為匈奴左地,反之王庭右邊則被劃為匈奴右地。
左賢王通常是匈奴的王太子來擔當,老上單于年輕的時候就當過左賢王,軍臣單于也曾經是左賢王。
不僅是左賢王的位更尊,左賢王帳下有十二萬騎,而右賢王帳下只有十萬騎,生生相差兩萬騎的精銳也讓兩者存在不小的差別,要知道二萬騎至少相當於左右骨都侯其中之一的麾下兵力,左右谷蠡王每個人的的兵力至少在有三萬以上。
而匈奴單于本部精銳常年保持在十二萬以上,最多時有十五萬精銳,早已不是冒頓單于時代控弦四十萬,而是擁有整整六十多萬控弦騎兵,匈奴的總人口也在不斷逼進五百萬人。
在匈奴的制度下,假若大單于年輕力壯沒有王太子出任左賢王,那就要從匈奴皇族攣鞮氏內尋找同族勇士,軍臣單于帳下的左右賢王就是攣鞮氏的勇將。
乞鞮和圖奢都是冒頓單于的子孫,兩個人與軍臣單于是從兄弟,論親疏關係相差彷彿,但是乞鞮的勇名要高過圖奢,所以他順理成章的當上左賢王,圖奢就只能當右賢王。
可想而知,只因為名聲的差距便錯失左賢王位。圖奢心裡有多麼的憤怒和不滿,只不過兩人常居住在匈奴的左右兩地,最多每年也只有一次碰面的機會。所以每年的匈奴大會就是雙方別苗頭的時候。
左賢王臉色鐵青著怒喝道:“圖奢,你知道你正在做什麼嗎?我再說一遍放下你的刀,在我面前你永遠沒有舉刀的資格!”
兩邊的匈奴人摩拳擦掌,擼起袖子打算大打出手,有幾個愣頭青打定主意要在王庭裡見一點血光之災。
右賢王手握彎刀放聲大笑道:“乞鞮,你狹隘的心胸就像個婦人,怎麼能稱得上草原上最偉大的部落武士。我右地的兒郎能征善戰殺死大月氏人的王,驅趕著大月氏人去西方流浪,而你們左地十幾萬人面對漢人像一群卑鄙的狐狸偷偷搶食狗熊的獵物。面對宿敵烏桓和鮮卑,你們就像愚蠢的麋鹿在烏桓山外打轉,十二萬騎如十二萬只羊一樣無用,即使你的勇敢之名響徹草原。也無法掩蓋你的無能!”
“你敢侮辱我匈奴左地十二萬勇士。你這是在找死!”
“我們匈奴右地就是比你們,不服氣你們殺個烏桓王來試試,只會用嘴巴說的人是中行說那條閹狗。”
“你才是閹狗,我們用手中的彎刀來決定誰才是大草原上最偉大的勇士吧!”
分屬匈奴左右兩地的匈奴貴族們也互相看對方不順眼,於是兩邊人舉著彎刀你來我往的打起嘴仗,一直躲在角落裡的中行說躺著也中槍,十句話裡起碼有五句帶閹狗,至少有一句帶著中行說的名字。中行說苦著臉巴望著軍臣單于來解圍。
兩邊的人吵了一會兒也吵累了,放下彎刀坐回原位繼續罵。他們還不至於真的動手,那些個愣頭青想衝動起來也沒機會,身邊的老傢伙一把按住他們的肩膀,大帳外守著的匈奴精銳武士隨時會闖進來把鬧事者就地擒下。
“吵完了?我還以為你們會動手打起來,比起二十年前我們那輩人的血性,你們幾個可就差遠了。”軍臣單于不以為然的拍拍手,一隊匈奴女子捧著酒罈走進來,為兩邊吵架吵到口乾舌燥的年輕人斟滿馬奶酒。
軍臣單于像一頭猛虎盤踞在寶座上,手中拄著彎刀對座下貴族虎視眈眈:“當年我當左賢王的時候,就在父單于的面前拔刀砍了右賢王,要不是那小子反應快躲過去,他的腦袋就已經搬家了,我大匈奴人就是草原上的狼群,只有最勇敢最強壯的狼崽子才能成為狼群的王!當初我們去西邊打塞種人,路上右賢王那小子就找我茬,所以我在大會上給他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