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頁)
子,君孺的身體好好修養好也多要幾個。”
“妾身聽君子的吩咐。”
劉婠沒回頭,抱著小曹襄心裡甜滋滋的。(想知道《大漢列侯》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Qidianzhongwen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第238章 還有三年
馬車輕微震動著,車軲轆軋過青石板的晃動,曹時最近很少來長安城,乍到新城區頗有點不適應。
出乎他的預料,長安城北部進行大刀闊斧的城區改造,原本毗鄰北部的居民區整體向東遷,北部被改造成一個大型商業集散地。
改造的規模非常大,原本長安兩市的舊址統一改造成新西市,東市被遷到東北部劃下一塊巨大的地區,兩市規模放大近五倍,四處的坊門單獨設立,頗有點城中之城的味道。
兩市是少數允許三層建築的區域,新起來一批三層建築氣勢恢宏,在長安城是地標性建築群,新西市是大型手工作坊區,平陽製衣坊的作坊就遷到新西市裡,成為長安的幾大門臉之一。
新東市是在長安居民區的舊址,本就有比較齊全的基礎設施,稍加改造變成一個個獨門獨戶的商鋪,還有專門提供住宿服務的客棧,製衣坊的銷售店鋪也在東市。
一路走馬觀花欣賞繁街景,曹時很佩服韓安國的魄力手腕,原本他給出的設計方案只是個半成品,長安城北部的規劃做的亂七八糟並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案,韓安國抓住機會對長安城北做了一次大手術,把兩市劃為單獨商業區的想法非常大膽。
其實韓安國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按照原計劃執行下去,他永遠也脫不開曹時的窠臼,雖然時間過去整整兩年,曹時留下的影響還沒有散去,尤其是他時不時指點張湯執行單獨計劃。少府的官僚體系依然服從車騎將軍的幕後指導。
不知不覺韓安國當了兩年少府,按照漢律很少有九卿長期任職。短則一年半載,長則兩三年遲早要調離少府的位置。韓安國沒有時間繼續混日子,繼續無為而治早晚要留下箇中庸少才幹的評價,畢竟在外人眼裡看來,執行曹時留下的方案不能算個有真本事的人。
韓安國是有苦說不出,執行曹時的計劃就讓他滿頭包,因為曹時留下的幾百幅設計圖紙大部分都不靠譜,真正靠譜的早就被他拿來用了,稍微靠譜點的基本是殘缺的計劃,韓安國所挑選的長安城擴建計劃是少數還算比較靠譜的計劃。執行和補完缺陷花費了大量心思,還要創新真是難。
但是他真的做到創新了,而且創新的成果頗為不凡,曹時的圖紙在朝廷裡有備份,哪些是原本有的,哪些是沒有的一目瞭然,三公九卿總不能再說韓安國是無能之輩,這一步棋走的非常好。
“君侯您看,那兒是燈市。”
劇信指點的方向是新東市若干個小市之一。街道兩旁的店鋪門扉大開,大招牌上寫著各種燈飾照明工具的名稱,最差的竹燈籠,到高階點的紙燈籠。圓球,柱形,方形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煞是好看。
“照明你想買個?”
劇信摸摸腦袋不好意思:“明天是夏玉的生辰,我還沒想好送她點什麼。看到花燈才忽然想到,送她個花燈似乎不錯。”
“人家生日你就送這玩意兒當禮物?”
“啊。是啊!”
曹時搖頭笑道:“你這小子真是個榆木腦袋,送個花燈有什麼用。”
“花燈能照明用啊!晚上天黑看不清路,有盞燈不怕黑了。”
“真笨,夏玉今年都十七歲了,每年都要多繳兩算的懲罰稅,雖然這點錢她不照明在乎,可她等你那麼久就像要一個不怕黑的花燈嗎?”
“啊?”
劇信傻了眼,他今年也還不到十八歲,依然是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的樣子,沒心沒肺吊兒郎當混日子,壓根就沒想過結婚那一茬,只覺得有個漂亮女孩談朋友感情穩定就挺好。
可他就沒想過夏玉等不及了,放在任意古典社會里來看,十七歲的女孩都屬於老姑娘,古人的普遍壽命並不長,漢初的平均壽命還不到五十歲,經歷六十年的發展,勉強達到五十七八歲的樣子,距離六十五歲免徭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排除掉個別老妖怪活過九十多歲快一百歲的年紀,十七歲在古人眼裡是短暫人生的三分之一,夏玉的青春年華也就那麼短暫幾年時光,她總不能去學陳阿嬌一大把年紀找個小男人過日子,心裡飽受各種難受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