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府的田地全是地力壯的肥田。在渭河水的澆灌下才能生長出籽粒飽滿的糧食。
“鄭老。莊戶們對新工具的評價如何?”
“回君侯的話,咱們莊裡的老少都很喜歡這個新犁耙,比以前的直犁耙好用幾倍,老牛耕地再也不吃力了,耕地的速度快一大截。”鄭老高興的合不攏嘴。
前些年縣裡推廣新式直犁耙,說是要把耙子從農具裡徹底踢出去,鄭老當時也是直犁耙的支持者,結果下了田一用發現沒有縣丞吹的那麼好。老牛拉的慢耕的淺效果和耙子差不多,還要浪費一頭拉車的老牛作為勞力。
普通百姓人家沒幾戶能使喚的起昂貴的耕牛。一頭牛三千錢到不算大數,麻煩的是養牛的投入和心血精力可不小,萬一養不好把牛給喂病了喂死了,那可是幾年的辛苦拼搏付諸流水,百姓們稍走合計很自然的把直犁耙丟到一邊,繼續拿著省錢的耙子一點點摟地。
曹時笑著說道:“曲轅犁是侯府出資給莊戶們準備的工具,只需要在使用時注意愛惜工具,不要故意破壞曲轅犁就可以盡情的使喚,用壞了就拿到侯府的鐵匠鋪自裡去修修,不花大夥一文大錢。”
聽說可以佔侯府便宜,鄭老頓時不樂意:“那怎麼能行?咱們豈不是白白沾了侯府的便宜吶!東西用壞了自個兒就能修補,實在壞的厲害莊戶必須付一半錢去鐵匠鋪修,這樣俺們才能心安理得的用新工具,要不然大夥這心裡彆扭,還容易養成佔侯府小便宜的壞毛病,三老常說民間的風氣正則民心正,咱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可不能為了點小便宜壞了鄉里的民風民氣。”
本只是簡單提議,他一時沒想那麼深,聽到鄭老上綱上線的談及保住民風民氣,曹時也就從善如流:“好吧,那就按照鄭老的意思去辦。”
鄭老歡喜的應了聲,暗贊君侯真是個天字頭一號的和善之人,處處為百姓著想的善心就讓人歎服不已,比起關東過來的那幫豪強地主好上百倍,那幫人到了陵邑里還不安生,整日裡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連他們這幫關中本土平民也看不慣。
其實,這已經是第二遍深耕了。
早在剛入冬天降大雪之前,侯府的男女老少就組織起來進行一次深耕。
將學前的深耕意義重大,每年地裡都會有病蟲害滋生,地蛆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小蟲子是農民最討厭的敵人,為了趕走討厭的蟲子,每家每戶都的派人來巡邏捉蟲。
入冬前把大田深耕,帶有蟲卵的泥土全部翻出來,經過整個冬天厚厚積雪和冰冷的氣溫摧殘下,這些可惡的蟲子十有**要被活活凍死,深耕的更狠一些,把土地耕出尺餘深的溝壑,凍死的蟲子更多一些。
即使有僥倖沒死的蟲子也很容易對付,各家各戶家裡生火做飯剩下的草木灰派上用場,每畝只需要在溝裡施進80漢斤草木灰,既防地裡的蟲子又能增加肥力,殺蟲增產非常明顯的作用,這些土辦法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捏開黏黏的泥土丟撒到田裡,曹時的心情不錯:“今年大田的地力還算可以,但還是要打上一層基肥保持地力。”
“在下省得輕重,今年冬天莊子裡的男女老少沒閒著。按照慣例男丁們去縣裡接受軍陣訓練,老人孩子和婦女們帶著皮手套到南山上挖腐土,一車車腐土拉回來堆積在田間地頭。只等著雪水化凍再把地翻一遍好讓草木灰混合到地裡,趁著夜裡氣溫低的功夫再凍一凍地裡的蟲子,讓那些東西全部死光光。”鄭老的表情很滑稽,好似地裡的蟲子是萬惡的敵人,咬牙切齒的恨不得讓它們永世不得超生似的。
曹時是個偽環保主義者,他提出挖南山樹林裡的腐枝爛葉漚出來的土壤,可以充當上好的綠肥使用。
莊子裡的沼氣池裡存著生活廢水和牲畜的便溺。經過半年多的高溫腐熟後成為一堆爛泥,可以作為良好的肥料施加到大田裡,本來莊子裡的地力就不差。施下幾種肥料就更加肥壯了。
想到挖土的風潮起來,他不無擔憂地提醒道:“還得注意往山裡回填泥土,一旦挖山的習慣養成,早晚會有一天把山上的泥土挖空。沒有泥土保護的樹林早晚會枯萎死去。”
鄭老嘿嘿一笑:“君侯說的是。這就跟薅羊毛是一個道理,一天薅一把羊毛不都,日復一日早晚有一天會把羊薅成禿子,咱們放大車進去之前都要把莊子裡挖沼氣池的餘土裝上大車帶到山腳進行回填,什麼時候咱們大田裡的土太多了,再把大田的泥土填回山裡去。”
老頭說話很搞笑,軍隊裡混了幾十年的戰兵,不但練就一身過硬的軍陣殺敵術。老兵油子們的段子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