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果實的外殼,白色膜衣下包著乳黃色的果肉,吃起來像花生但又綿綿的油油的,散發著一種清香,最中心是芝麻大的黑色種子。
趙桐在確定紅色果實無毒後,站起身拿著安全帽把那些紅色的果子全摘了下來,總共也就二十幾個。
坐下開始破殼吃肉,六個過後,趙桐感覺飽了,走到小湖邊捧水喝了幾口,又順手洗了把臉,走回放果子的地方躺下休息並開始琢磨以後的生活:首先找過夜的地方,誰知這裡有沒有猛獸;其次得有防身的工具;最後得找個有人煙的地方定居下來。
稍息片刻,把剩餘的果子也放到包裡,整好工具包,趙桐揹著包提著銼刀開始巡山,他明白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工具包就是他安全的保證,哪怕再累都不能離身。
很快,他就在半山腰發現了一段小峭壁,他決定就在峭壁前過夜。
回到山頂附近,把在這之前發現的幾棵枯死的灌木拖回峭壁,又在峭壁附近找了幾棵枯死的放到一起,然後鋼鋸錘子一通亂舞,把這些灌木截斷整理好,又拿著手錘一路敲敲打打的巡山去了。
不長時間,趙桐在小山背陰處就找到了他需要的石頭:硬度很好,用手錘敲擊三四下也不見掉渣,大概是含有什麼金屬的礦石,雖然體積大了點可趙桐不怕,他老家的一個親叔叔就是石匠,雖然趙桐沒幹過石匠活,石匠怎麼對付石頭他還是見過,拿出兩根扁鏟對著石頭左剃右敲,上塞下墊,半個小時後,一塊類似長方形的石頭出現了,趙桐抱了抱,大約六七十斤。
背好工具包抱起石頭他步履蹣跚的向峭壁走去。
當他氣喘吁吁的回到峭壁前時,已經是累的滿頭大汗,放下石頭,坐在上面喘息了一會兒,等慢慢恢復體力後,他看看天色,已近黃昏,趕緊走向山頂的小湖邊,在它邊上吃了幾個摘下的果子,喝了幾口水又洗了把臉,又繞道找到石頭的地方拿上幾塊小石頭,在天完全黑下來之前回到了小峭壁前。
取出打火機先點上一小堆篝火,趙桐藉著火光又開始了另一番的忙碌,在篝火的旁邊,趙桐用大螺絲刀在不很硬的地面上挖了一個深坑,把他抱回的長條石頭豎著放進去,三分之一露在外面,左手扶正石頭,右手把土回填,再用手錘把石頭周圍的土夯實,一個簡易的打鐵砧子就做好了。
在它旁邊,趙桐又挖了一個淺淺的土坑,做了條貫通的煙道,用他帶回的幾塊小石頭作了個簡易的爐子,最後用扁鏟銼刀把石砧子的平面找平。
2
2、第 2 章 。。。
趙桐有個模糊的感覺,在地球上用木頭燃燒打鐵是不行的,溫度達不到要求,在這裡他準備那些枯死的灌木時,發覺這些灌木很沉,質地緊密,斷茬處都油汪汪的,在不確定這裡是否有煤炭以前,這種枯死的灌木應該是很好的煤炭替代品。
他拿出那把15’鍍鉻活扳手,熟練的卸掉活動小螺母,拿下活動舌頭,又把頂螺母的小彈簧小墊圈收起來,在這個異世,他的每樣東西都不能浪費。
用廢舊的活扳手改成菜刀,趙桐原來改過多次,現在父母那邊還有趙桐自己家裡用的仍然是這種菜刀。
這種菜刀硬度好韌性足,趙桐老孃有時順手都當斧子用,唯一的缺點就是生鏽,三天不用就會生上一層紅鏽,長時間不用必須在其表面塗上動植物油來保護。
趙桐這次不準備改菜刀,他需要的是一把砍刀;以前改的都是10英寸或12英寸的,從沒改過15英寸這麼大的,以前他用的氣焊火焰,現在木頭火焰能否達到合適的溫度,能否熱透這麼大的扳手他都沒有底。
稍穩了穩神,趙桐把幾段灌木放進小爐灶裡,又從旁邊的篝火裡撥進去幾塊燃燒的灌木,火慢慢燃燒了起來,趙桐把扳手放進火堆,觀察了一會,不禁喜山眉梢,這種灌木熱效率竟比地球上一般的煤還要好,於是黑夜逐漸降臨的小山丘上,在紅紅的火光伴隨下叮叮噹噹的打鐵聲響了起來。。。。。。
隨著天空的逐漸放明,山上的一切又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趙桐斜靠在小峭壁前呼呼大睡,石砧子旁的地上放著一把1尺長模樣像瓦刀的砍刀,一把長20公分左右小刀'用從扳手柄處裁下的多餘材料打製的',一大一小兩個用小彈簧做的漁鉤。
當天空中那個像太陽的星球逐漸顯示出了它的巨大威力時,周圍的氣溫就漸漸高了起來,趙桐睜開迷糊的雙眼,揉揉酸脹的右臂,活動活動手腕,伸了個大大懶腰,猛地趙桐睜大了雙眼不敢置信所看的一切。。。。。
遠處的一切不再模糊,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