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3/4 頁)
鬥,接連數落李治最近思想道德水平直線下降,和猥瑣的色狼怪蜀黎就一線之遙了,她們這些家人得循循善誘,耳提面命把小李同學從墮落中懸崖勒馬回來,重新拯救會人間正道,一時間,群情憤慨,李治低頭喝茶,海闊天空明明朗朗的不去計較這幫差著幾百代溝的老孃、媳婦,這之後,便是問東問西,長孫無垢對李治生活上大大小小的瑣事都要刨根究底,生怕李治亂花漸欲迷人眼,慌蕪了國事,做了昏君,果不愧是一代賢后。
再然後便很溫馨了,也很嘮叨了,聽說李治夜裡熬夜批改奏摺,便問肚子裡否飢餓了,要吃點甚麼,李治趕忙謝絕說習慣了,無所謂吃不吃,卻不想這件事上長孫無垢很執著,說一定要吃,並且她親自提點御膳房吃食,準備一些香軟可口的軟食鹿奶養胃,萬不能為國事傷了身體,再之後便是嘮叨著親自為李治做些新衣裳,話說長孫無垢的手藝比尚衣監也是不差的,一般人沒這福分,也就李世民、長孫無忌、李治三人穿過長孫無垢親手縫製的衣裳,這之後聽武媚娘說李治還喝過夜茶,更是難得慍怒起來,說著便要把小桂子叫進來訓斥一番,還是李治攔住了,說捨不得換,國雖富,民未富,為君者自是勤儉當國,方能得天下民心,才惹得長孫無垢欣慰綻顏破笑,弄得李治又窩心又無奈,便歪斜著身體沒精打采的聽著長孫無垢的問話,聽著長孫無垢對自己生活細節上馬虎的不滿,諸如三伏天,衣服才一天一換,更是板下臉,道起碼中午得沐浴一次,你是皇帝,得注重儀表。
如這樣的話,實不該從長孫無垢這樣的一代賢后口中道出,但偏偏就是這些溫聲細語家長裡短,而不是天下蒼生社稷黎民的大道理,若不是一身皇太后的袞服,此刻的長孫無垢與一個尋常家的母親別無二致,李治就是那個吊兒郎當不成器遊手好閒的浪蕩叛逆的兒子。
嘮叨了一陣,看李治眼皮低垂,雙目無神,明顯持續發呆中,武媚娘小女兒狀的依偎在長孫無垢懷裡噘著嘴兒嘟噥:“母后,媚娘腹中飢餓了,而且陛下累了一天了,想必到現在還沒用飯呢,您就別說了吧。”
長孫無垢反非但沒有生氣,竟是認同的笑了起來:“媚娘所言甚是,可不能餓著我那小孫兒,況且今日大采選結束,皇兒後宮也算充裕,也去了母后一番心事,母后今晚破戒,一起吃酒了。”自從老頭子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垢醒來,便在大明宮中起了一座佛堂,整日裡吃齋唸佛,滴酒不沾,半點葷腥不碰,酒肉本養生之物,長孫無垢每日茹素,精神頭卻日漸氣佳,雙目明澈,堪為一奇。
李治對武媚娘促狹笑道:“媚娘可吃不著了,這酒傷身,有了身孕的女人吃多了,生下來的孩子可要痴呆的!”這話李治早對武媚娘說過,長孫無垢卻是首次聽聞,雖有些猶豫,但還是決然道:“媚娘,稚奴所說也不知真假,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還是喝點鹿奶養身吧。”
武媚娘恬恬一笑,點點頭,卻不忘狠狠瞪一眼李治,敢不讓我吃酒。
“菜母后已點好,遼東梅花鹿一鼎,半隻黃羊,這事應付你這吃貨的,我和媚娘、淑然們便吃些新鮮蔬菜便可。配三勒漿如何?你一貫喜歡烈酒的。”
李治慨然笑道:“好啊!難得和母親一起用飯,就三勒漿,反正兒子酒量好,真喝多了,大不了到一邊挺屍就是了。”
說話之間,便有幾名仕女魚貫飄了進來,每人捧著一盤,瞬間便將酒菜在大桌前擺置整齊,又魚貫飄出,只留下一名仕女侍酒。李治為皇帝,但長孫無垢乃太后,漢家一貫以孝治天下,因此家宴之上,便是長孫無垢坐在諸位,李治和武媚娘做一邊,此刻對仕女擺擺手道:“你去吧,朕等自己來便了。”仕女敢忙恭聲答應一聲就輕盈的飄了出去。
李治舉起酒杯:“這一杯為母親也為媚娘肚裡的孩子,朕的嫡長子而賀,稚奴先飲為盡!”蕭淑然揶揄笑道:“也為稚奴哥哥升官做了父親,該飲三杯!”
另一邊李治說著便一飲而盡,不理蕭淑然的刁難,置杯品咂一番驚訝道:“這三勒漿當真給勁兒呢,綿長凜冽,比澀澀的葡萄美酒更對朕的胃口,看來這輩子朕也不可能千杯不醉了,平生大愛三勒漿。”
上官青衣道:“夫君可知三勒漿的來歷?”
李治搖搖頭:“你還別說,朕是真不知道。”
“那是夫君沒上心。”上官青衣輕聲道:“三勒漿釀造之法源自波斯,三勒卻是天竺語,乃摩勒,毗梨勒,訶梨勒,皆乃天竺產的三種果實,先人早有記載,譬如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有:‘下利氣者,當利其。訶梨勒主之’,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也有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