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不起那些沒能穿越成的**們。
李治雖然欣賞喜歡甚至有點仰慕武媚娘,但來自二十一世紀年輕人的靈魂,那都是有主見的優秀好靈魂,決定著李治,絕不可能屈服在眼前這魔女的爪下,而且也不敢屈服。
歷史上屈服在這位鐵血女皇手下,可真沒見到幾個好下場。
結合後世的影視資料和四年來對武則天的印象,李治算是對這個涉世未深,還沒有真正成熟起來的武媚娘有了一個很準確定位和了解。
※※※※※※※※可愛的分界線※※※※※※※※
武媚孃的性格、為人以及思維和行為方式,在四年前見面的時候就已經定型,即使四年後,李治也不敢說改變她,不過李治有信心自己在武媚娘心中是不同的,很難說明李治的信心是從哪裡來的,但也許是四年來朝夕相處,那種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每一個眼神,每一束瞬間的感覺吧,不過,這丫頭的性格恐怕與打小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
武媚娘早年,其家庭由三種元素構成,一是父親武士彠,二是異母兄元慶、元爽,三是生母楊氏和武則天的親姐妹。他們的性格及互動,是武媚娘最早接觸的人生軌跡。
武士彠,太原文水縣人,是隋煬帝時期崛起的木材商人。
他依靠與權門結交,成為隋煬帝時期大興土木的最大受益者,在看透了李淵奪天下的野心,主動投靠。
武士彠在上司李淵面前會阿諛奉承,後來在王威勢力面前,更是為王威等周全考慮,精心謀劃。這種既能阿諛奉承,又頭腦靈活並有經濟實力的人,頗得領導歡心和放心。
這樣的人,無論前世還是後世都會頗受領導器重的。
甚至在任職期間,妻子死了,也沒有回去看,在贏得朝野一片讚譽的時候,想必也對年幼的武媚娘有很大的另類觸動吧,這就是父親啊。
而武媚孃的母親楊氏,四十四歲才出嫁,比後世青霞阿姨還要晚,待遇可想而知。
武媚娘幼小時,術士袁天綱曾給武氏一家看相。在他看到著男裝的武則天時說:“此郎君子神色爽徹,……龍睛鳳頸,貴人之極也。……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後當為天下之主矣“
楊氏大齡生育武媚娘,而且沒有生育過男孩,對術士的言說必定深信不疑,對女兒未來的期待,促使她更加溺愛女兒,也培養了武媚娘骨子裡專橫跋扈極度傲嬌的性格。
這就更讓武士彠不爽了,進門時那麼大年紀就不說了,又沒有生出男孩,還對女兒又那麼溺愛,夫妻間關係可想而知,可以說一塌糊塗。
再加上過早缺失母愛的前妻兩個男孩,武元慶、武元爽的嫉妒與怨恨。
而當女兒與前妻兒子發生矛盾時,對親生孩子的呵護是每一個母親的必然的選擇,楊氏也不例外,唉,又是一出現實版的《春天后母心》啊。
在楊氏表現得有些過火時,武士彠會考慮楊氏家族在宮廷中地位及影響而不得不遷就對方,這深深傷害著兩個兒子。
兩個哥哥仇視的眼光與言行,父親被政治權力侵蝕了親情的心,都在無形中造就了武則天缺乏愛心與冷漠的一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好人讀了壞書還是好人,壞人讀了好書也還是壞人。但言傳身教,卻比最好的書還要影響深刻。
記得以前大學裡曾有一心理學老師就曾經開玩笑,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有一位或多位精神父親。
悲劇的是,武士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客,混蛋(是不是不應該這樣說岳父啊),卻成為武MM第一位精神父親、導師。
這位曾經奔走於商場、權力場中的老岳父,對孩子關愛更多是透過權力與金錢來實現的,在精神上培養了武MM對金錢權勢追逐的堅定信念。
就在四年前,剛滿十四歲的武媚娘毅然參加宮中秀女選秀,和老岳母離別時,母女情感反差很大。
老岳母“慟泣與訣“,武媚娘卻很鎮定自若,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
孤獨無友是權力的特性,父親的精神遺產與母親的溺愛更讓她走上了權力之路,那裡,有無情理智運用的巨大空間,有相互利用、仇視與傾軋,有虛榮心的滿足。
但是,唯獨沒有愛。
說起來,眼前這個集天地之靈秀的女子,也是一可憐人啊。
整整四年,要不是來自後世,和有意的細心觀察,任誰也看不懂那顆隱藏在傾城容貌下的冰冷孤獨。
所幸,豬腳穿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