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頁)
莫急莫急,青年人啊,莫不是累月行軍打仗,憋了火氣,今日竟如此好戰,鬱督軍山城中此時怕有三十多萬大軍,倉促間,誰能克得了一路殺戮,薛將軍這脾氣也急了幾分。走走走,進去說話。”
英國公李績,從隋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沙場歲月走來,見識可不是常人能比,要不然也不會在後世的《隋唐英雄傳》裡落了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通一千年,後曉五百年的徐懋功,徐神仙。
此時見薛仁貴心急邀戰,立即深知薛仁貴秉性,不覺又調笑道:“這次定要薛延陀滅族讓天下知道大唐的兵鋒是最鋒利的!”說完又對李敬業道:“你也要好好學學薛將軍,不要整天到晚,就想著偷奸耍滑”
一為父一為子,後世辮子王朝有一書名為《弟子規》,其上所言,父親打兒子,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此亦為孔子之言意思是父親打你,輕點你就受著讓你老爹出口氣,以盡仁子孝心重了你就跑,否則打傷你,是陷父親於不仁。
可見古時父子地位是完全不對等,甚至對立的,恰如君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所以本著少說少犯錯,沉默是金銀的“畏怯哲學”李敬業決定、忍。
倒是一旁的薛仁貴解了李敬業的尷尬,不禁笑道:“大帥可不知曉,來路上,小李將軍可是大敗薛延陀殘部,斬首五萬,如今鬱督軍山其實是不超出二十六萬大軍啊!”
“哦?”
李績驚奇了一聲,側頭看了看李敬業,李敬業立馬高高挺起胸膛,矜持的等待自家老頭誇獎的李敬業。
卻沒想李績驚歎了一聲後,就沒下文了,倒是和薛仁貴一路笑聲,走進了大營,讓後面跟著的李敬業著實鬱悶。
李績的大帳,早已掛好李治特地贈與的由錦衣衛繪製的陰山地圖,站在地圖前,李績指著鬱督軍山,道:“梯真達官膽子大,以傾巢之兵南下與我軍大戰,卻是正合了我軍的心意,薛將軍不負陛下和本帥之望,做了那囂張的老兒,如今鬱督軍山雖不知什麼情況,但想必士氣必然低下!”
李績在說道薛仁貴斬殺梯真達官之時頓了一下,看來是有意隱去了冷箭一事,薛仁貴聞言,心中一暖,也仔細的藉著牛燭的燭光細看地圖。
看了半天,薛仁貴才笑道:“聽說胡人自詡為狼族,那我大唐自然是猛虎無疑,一群猛虎此次必吃的薛延陀連骨頭渣也不留!”
說了一句湊趣話,薛仁貴又道:“末將以為,這次大戰固然要打進鬱督軍山,從而佔領陰山草原,但鬱督軍山據說城高池深,還需打造足夠器械,攻心為上。”
李績聞言笑道:“看來薛將軍胸中自有溝壑,該咋打咋打,只要能打勝就一切萬歲!”
薛仁貴忙道:“大帥謬讚。”
李績看了看天色,道:“夜已深,如今三軍會師,明日齊齊北向,再做他想,快回去休息吧。”
薛仁貴立即點頭:“末將告退。”
待薛仁貴走後,李績道:“聽說你此次大戰得勝,很走了得。”
李敬業眼睛一亮,昂起頭,不在意的揮揮手道:“小意思,小意思。”
但是那露出來的大門牙,卻透露出心中的歡喜。
李績哼了一聲,道:“你也回去休息吧,打仗的時候不要那麼拼命,做將軍的,臨陣指揮,布大局,才是正道。
“得令!”
李敬業大叫的回了一聲,氣宇軒昂的轉身走了出去,後面的李讒欣慰的一笑。
※※※※※※※※可愛的分界線※※※※※※※※
而在此時,鬱督軍山也正在進行一場大事件。
正所謂,蛇無頭不行,梯真達官死了,曳莽被拔灼殺了,然後拔灼又步了他老多的後塵,所以楊善遊率剩下五萬人竄回故十鬱督軍山後,贏得軍心大權在握的楊善遊,乾綱獨斷,立馬立了梯真達官的侄子咄摩支為酋帥。
雖然出兵之時三十多萬大軍”歸來只剩五萬出點頭,但當初隨軍之人,皆是薛延陀達官貴族,所以,雖是大敗”但哪怕殘兵遊勇,回到鬱督軍山後,名正言順下,大權也未失。
而贏得軍心的楊善遊自是春風得意,一進鬱督軍山,立馬要進行冊封大典,實質是給自己的身份正名,我還是薛延陀宰相”而且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實權宰相。
咄摩支是梯真達官的侄子,得到大軍大敗而回的訊息,還未反應過來,楊善遊就派人來告訴自己要成為薛延陀國新任大汗,然後來人匆匆的給還沉醉在興*奮中的咄摩支穿上華服,帶著她驅車進了王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