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賣不出去。
大唐長安自是沸騰了,所有的老百姓士子們,都覺得李治果然是英明無比,再世堯舜。
其實人就那麼回事,小時候李治出生就能說話,雖然仗著皇帝的兒子,李治面上很不在意一幫羨慕嫉妒恨的王八蛋私下罵自己妖孽但是心裡還是很不爽的,沒見識的東西。
但隨著李治成為太子以來,大唐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共榮,對外戰爭不斷取得戰略性勝利更重要的是報紙全天候不間斷催眠洗腦轟炸的不間斷宣傳,李治在江湖上已經有一點千古一帝的名頭了,不少想給李治大唐經濟文化建設事業搗亂的世家,也決定再望望風。
最顯著的就是那七宗五姓,前端時閩活躍的像只點著了尾巴的猴子,亂跳亂嚷的,抗議示威,深怕李治注意不到他們現在好了,集體沉默三個月先,因為李治決定要將選秀推遲三個月。
還好三個月時間是可以當作一眨眼就過去的,那七大世家為李治準備的千金小姐們,也還在保質期內,要是延遲個三年,估計他們就得另想法子陰李治了。
就在這樣亂糟糟的環境中,在北征和西征兩路大軍的一路凱歌聲中大唐龍淵二年三月,李治正式在龍首原外對無數的大唐百姓們誓師了,理由很正義,“抗吐援*……”。
誓師的場面很壯觀,很熱血這裡不得不說,人真的是需要歷練的,誰能想到後世整天以和室友相互打擊侮辱為樂的宅男大學生有一天成為王霸之氣外露的男人呢。
至於李治的口號,聽起來有點迷糊,但意思還是很明白的。
咱們大唐此番大戰是正義的,是公理昭昭的,雖然李治不在乎,大唐那些群臣們也不在乎,但最最關鍵的是受了傳統愛國教育的前線士兵他們在乎,這些拼命的在乎才是真的在乎所以說咱中*國老百姓善良啊,殺人之前還要告慰一下自己脆弱的心靈“都是你的錯,我才殺你的,下去之後,可不能和閻王爺胡說”,。
面對李治等高層給出的理由,所有的大唐士兵們都覺得自己應該站出來抗擊無恥的侵略者吐蕃,援救大唐的朋友吐谷渾,最好還能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打到吐蕃首都邏些去,為吐谷渾的兄弟報仇,解放那些吐蕃受盡錄削的民眾,讓他們也享受一下大唐和諧社會的關懷。
但不管怎麼樣,小李同學終於是離開了那個令他感到胸悶氣短憋氣之極的皇宮內苑,帶著自家的姐姐妹妹,還有老孃妹子,領著數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往國界。
這麼大的聲勢,讓遠在青藏高原上唱呀拉索的祿東贊嚇壞了,就連一貫自詡的男高音都大大走調了一把,所幸能混到如今的地位,祿東贊心理素質也走過硬的,二話不說,調集全國大軍,往吐谷渾開進。
由此可以看出,祿東贊還是蠻愛國的,知道在自家的菜園裡和大唐這頭蠻牛掐架,會踩到huāhuā草草,所以乾脆玩起了“禦敵於國門之*……”全面布軍於吐谷渾,在青海灑下了大大的一個戰略分佈網,打算乘機將李治和他一眾好姐姐壞妹妹們,全都網了去。
面對祿東讚的狂妄,李治大怒,你祿東贊,矮冬瓜一個,見到老子大軍趕來,不好好滾回你草原上吃草,等著老子來取肉喝奶,現在居然敢在青海上撤網捕魚了,這不是不務正業嗎,所以李治二話不說,當即命令前鋒尉遲恭加緊趕路,要打祿東贊一個措手不及。
本來很是眼紅自己老冤家程咬金可以遠征大漠的尉遲恭,一聽說這種好事,腿也不酸了,腰也不痛了,拎起自己的馬槊,風風火火就率領大軍走在前面,一路上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的,也不嫌累,屁顛屁顛的非要成為大唐眾將中第一個和祿東贊親熱的老貨。
就在尉遲恭這樣畸形而又變態的**中,李治轟轟烈烈的西征吐蕃的大戰也拉開了。
而在此時,漠北的李績薛仁貴們,一天到晚的派出使者在草原上亂竄,忙著造謠忽悠那些草原文盲,而蘇定方領了程咬金的將令,也馬不停蹄的帶領一票小年輕趕到了西突厥的重城咽城城下。
揭開了西征最關鍵一戰的序幕……
一時間,大唐朝野,無論高堂之上,抑或江湖之遠,都在談論此三戰,戰爭拉動內需,大唐GDP也因為大戰將起,正在以超人的飛行速度在不斷的到新一個又一個嶄新的輝煌。
※※※※※※※※可愛的分界線※※※※※※※※
李治終於要出場了,這麼多章,也該輪到主角了,嗯,這一章,就這樣,求推薦。!~!
..
第三章 三明治?處木昆和突騎施的夾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