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更叫人吃驚的是,張放這一番話,大氣磅礴,大有胸藏萬物,揮酋天下之氣勢。莫說這幫佐吏,就算是輜車內那對主婢花,護衛騎士,包括圍觀百眾,無不聽得目瞪口呆,全被鎮住了。
氣勢!這就是學問人的氣勢!
在這個學問幾乎完全由上層壟斷的時代,在這個不知地球是方是圓的知識鴻濛時代,哪怕是一個後世中學生穿越過來,都稱得上是飽學之士,唬太學生都沒問題,更不用說這些小吏了。
無知者在博學者面前,總是心虛氣餒的,那佐吏頭目及一群手下,無不臉呈赭色,狼狽無言。
這時圍觀人群中,突然擠出幾個穿著奇異服飾的胡人。為首一人,年約五旬,深目卷鬚,瞳孔淡褐,身材高瘦,項有頸飾,腰圍玉帶,顯然是個頗有家底的胡商。
這胡商向張放敬施一禮,操著生硬的漢語道:“敝人從西來,所領駝隊足跡遍佈西域城廓諸國,曾在極西之地,大夏國藍氏城行商。據聞大夏更西之地,乃是安息番兜城,其國之大之富裕,不在大漢之下,未知小郎君可有與聞?”
張放回禮,微笑搖頭:“安息不是極西,在其以西更有大秦,其國自稱羅馬,富裕強盛,足以與大漢並稱。羅馬多黃金而缺絲帛,其臣民生性奢糜,對絲綢趨之若鶩,等閒絲絹便可匹換百金,若是上好蜀錦,千金不易。這位老丈,若能領商隊順利成行,只需一趟,足可使半生富貴。”
那胡商滿面訝異:“敝人在藍氏城時,曾與一客商對飲,其亦有言,極西有一羅馬之國,國民富足,多金奢華,漢帛運抵其國,爭購如雲,價值百倍之數。但客商於次日酒醒之後,又對敝人言道,此乃酒後胡言,當不得真……如今聽小郎君一席話,此言非虛。呵呵,看來是某人生怕老夫分一杯羹啊!”
張放含笑點頭:“老丈既已明白,小子便無須多饒舌了。”
胡商再次鄭重向張放行禮:“小郎君足不出戶,卻明見萬里,將來必非池中之物,阿里穆多承指教。”
張放回禮,以告誡口吻道:“長安至羅馬,何止數萬裡,千騎出陽關,未見幾人還。有雄心、肯冒險是好事,但萬里艱途,亦不可不慎。張放在此預祝諸君前程順利。”
以阿里穆為首的胡商們,齊齊向張放行揖禮致意。圍觀胡人,紛紛交頭接耳,嘖嘖稱奇。這一場圍捕,竟演變成了個人秀之露天大演講,著實大出張放意料之外。除了佐吏頭目還有些羞刀難入鞘,其餘吏嗇,無不滿懷敬畏,老老實實收起兵器,原本包圍之勢,也慢慢散開。
韓氏兄弟及青琰等人暗暗鬆了口氣,看向小郎君的眼神也是既驚且佩,儘管猜測小郎君必定出身官宦,卻未曾料想,小小年紀,竟如此博學。
這時卻聽一個清脆嬌美的聲音道:“小郎君果然博學,通明異域之事。小女子有一事請教,我曾聞先生說起前朝遺事,當年秦皇遣徐市攜數百童子出東海尋仙山。結果一去悠悠,百年無蹤,令人浮想聯翩……未知小郎君可否告之,海外可有仙山?”
張放聽出是那美少女的聲音,轉過身來,只看到小侍女瞪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滿臉渴求地望著自己,張放一笑——身為一名以撫慰心靈為職業的醫生,微笑是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這樣大庭廣眾、身側卻杵著一群欲與自己為難的佐吏的微妙情形下,富有感染力的笑容,是最好的脫困手段。
“東海之外,大洋遼闊,此岸到彼岸,遙遠無極。萬傾碧波之間,仙山是沒有的,卻有無數珍寶。”張放侃侃而談,聲音不高不低,語速不疾不徐,所說的話,卻一下抓住所有人的心。往日最喧囂的城門,這一刻,包括守卒在內,竟鴉雀無聲。
人類的好奇與求知慾,在這一刻,顯露無餘。
不需美少女開腔,那小侍女已代表女主人及廣大圍觀群眾發出詢問:“珍寶?!在哪裡?在海里麼?”
張放悠然道:“大海有無數珍寶,可惜我們看不到,更拿不到——至少現在不能。我所說的珍寶,是那一座座如明珠般的大小島嶼。或許此時此際無人理會,便如明珠蒙塵,但將來總有一日,一座小島,便可牽動一個國家。”
圍觀者無論漢胡,多是一生只見過風沙黃土的塞北之人,何曾見過什麼大海島嶼?更難理解亮閃閃的珍寶與光禿禿的島嶼有什麼關係,但正因不懂,才更為敬服。
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奇妙,兩千年後,某些磚家叫獸也是靠這個混下去的。
小侍女秀美的臉蛋縮回帷幔內,顯然女主人有所吩咐,過得一會,小侍女又探出頭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