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裙飛旋,飄飄如仙,美侖美奐。
上至元帝,中到百官,下到侍者,無不露出陶醉之色,彷彿整個大殿都陷入天簌的旋律中……
什麼鬼!張放低低吐出一聲。漢代音樂高古,曲風高雅,但對於來自音樂爆炸時代的張放來說,實在單調了些。而且這曲子也聽不出多少歡快之意(祝壽啊),遠不如後世一曲《金蛇狂舞》來得有感覺。
一曲終了,擊節讚歎如潮。
元帝一高興,張口就將紫玉蕭賜與劉康。
劉康再一次投其所好,力拔頭籌。叩謝之後,劉康退回坐席,眼角快速掃了一眼皇兄,驚訝發現,皇兄居然沒象去年那樣沮喪,神色依然沉著。難不成,他真有什麼好東西能打動父皇?不,不可能!父皇最喜曲樂,除非皇兄能拿得出比這再好的曲子,還得現場吹奏……呵呵,可能麼?
接下來是皇三子信都王劉興獻儀,這位最小的皇子還不滿十三歲,乃馮昭儀所出。上面有兩個兄長,怎麼樣都輪不到他,加上馮昭儀生性溫婉,不喜爭寵,所以這位小皇子是真正的獻儀,沒有什麼私心。
劉興所獻的是一塊寶玉,其上刻著一個壽字。寶玉上品,壽字無奇,但這個字,卻是劉興在玉匠的指導下,親手所刻,這份孝心就難得了。
元帝顯得很高興,當即將寶玉懸於玉圍之上。
信都王劉興之後是兩位公主:平都公主,亦是傅昭儀所出;平陽公主,母衛婕妤。所獻之儀,一為書,一為畫,乃兩位公主合力所作。畫雖簡約,書雖稚嫩,孝心亦然。
元帝同樣開心,讓內侍收起,說要懸掛於後庭之內。
獻儀之後,下一道程式就是天子賜宴百官,君臣同樂了。
所有目光,又齊刷刷投注到太子身上。
太子站起,出列,向皇帝、太后、皇后各施一禮,退出大殿。就在殿門外,召來獻食丞,親手端過一黑漆食盤,趨行至丹墀下,高高舉起:“鴉有反哺義,羊有跪乳恩,兒臣身受再造,百世難報萬一。以此食,敬奉父皇,祝父皇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食物?太子居然進獻食物?!
下面諸臣大眼瞪小眼,一臉懵圈。
元帝也有點懵,不過還是頷首示意內侍端上來。
天子之食,必需進行嚴格審查、試箸。不過此食乃獻食丞所進,表明已經過常規檢測,天子可安心進食無虞。
當內侍將玉碗置於食案,揭開玉蓋時,元帝原本漫不經意的表情一下怔住。
這是什麼?細長如玉的粉條,盤成陀螺狀,其上點綴著新鮮翠綠的蔬菜,還有一個煎焦香的荷包蛋,湯麵浮著一層香油,濃香噴鼻。
元帝的胃口一直不太好,食少事煩。今日賜宴群臣,他自個多半是沒什麼食慾的,但嗅到這碗麵食,居然食指大動,不由驚奇:“這、這是何物?”
太子劉驁一直提著心偷望父皇表情,此時終於寬心大放,壓仰歡喜,儘量語氣平和道:“稟父皇,此食名‘長壽麵’,乃一種麵食。面雖一碗,實為一根,綿延不斷,一束而盈,寓意壽元久長,國祚綿延。”
“恭賀吾皇,太子仁孝,以食蘊兆,心誠可表。”匡衡見機立即起身,加以讚頌。
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嘉以下諸官員,也紛紛大讚。這種惠而不費的事,誰也不會錯過。
不過,對於元帝本人而言,好兆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碗麵,當真好吃——當然,在下箸之前,先讓內侍宣稱“天子賜宴”。
大家都吃上了,天子進食才不顯得失儀。
元帝用玉箸挑起一根麵條,果然,這碗就只有一根面,無論拉多長都不斷。元帝驚喜之下,嚐了一口,軟滑爽口,香氣盈頰。元帝頻頻點頭,他牙不好,吃不動硬食,這碗長壽麵軟糯爽脆,正合他口味。
看到皇帝一臉享受狀,張放與劉驁遠遠碰了一眼,心下都大大鬆了口氣。
為了這碗麵,張放與他的大廚們不知熬死多少腦細胞,最後弄出麵筋,練出拉麵手藝。雖然拉出的面絲遠不及後世那種細如髮絲感,而是如米粉粗細,但好歹有韌性、有嚼頭,最重要的是不會夾斷……
一番苦心沒白費,這碗長壽麵終於打動了元帝。
當然,張放費那麼大的勁,可不是隻打算弄出一碗麵就算了,而是要以此帶出一個拳頭產品,成為張氏酒店業主打招牌食物。
元帝三哧兩溜,竟生生將一碗長壽麵吃個底朝天。一旁侍候的石顯眼睛溜圓,驚喜交集,不由得開腔:“陛下,此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