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嗯,女人的直覺通常很可怕,可怕之處就在於很準——而且常常是好的不準壞的準。
張放失笑:“和親沒我什麼事,總不會讓我當賜婚使出使匈奴吧。”
如果問張放哪裡的仇人最多,答曰:匈奴領地。雖然張放狠揍的是北匈奴,但南北匈奴之間可謂千絲萬縷,利益糾纏,要說在南匈奴裡有人要對付他,張放半點都不會奇怪。所以如果他真當賜婚使,肯定有危險——但這與他心中的那種奇怪感覺不一樣,而且肯定輪不到他當這賜婚使。所以應該不是……等等,莫非是那個……
“我需要本朝所有和親‘公主’的名單。”張放第二天一早就找到劉驁,向他提出這一古怪請求。
歷代和親公主資料,一般由宗正寺儲存,太子去問這個,比身為侍中的張放去問,要順理成章得多。
劉驁好生奇怪:“你問這個幹什麼?和親之事,你也插不上手。”
張放的回答,令劉驁瞠目:“沒看過名單之前,我不敢確定,會不會插手。”
如果張放要詳細資料,那得調閱卷宗,多少有點麻煩,但他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要名單,一張薄薄的小紙片,就能解決問題。但歷代天子或許是覺得恥辱,或許自知這些“公主”水分太大,故此嚴禁宗正寺外洩名單。如果不找劉驁,張放自付弄不到這名單。
劉驁不愧為太子,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把這張小紙片交到張放手中。
張放展開一看,歷代和親公主名錄,歷歷在目。除了兩位遠嫁烏孫的宗室公主之外,歷代與匈奴和親的“公主”,果然沒有一個是姓劉的。最最重要的是,也沒有一個是姓王的……
這時耳邊響起劉驁隨口閒嘮:“說到這和親,我剛進宮時,聽到一樁奇事。”
“是什麼?”張放一下抬起頭。
“聽說掖庭有個宮女,居然自薦出塞,嘖嘖……”劉驁邊說邊搖頭,一臉不可思議。
張放猛覺心頭漏跳一拍:“是誰?她叫什麼?”
“好像叫什麼王……”
“王嬙!”
“對,就叫王嬙!”
~~~~~~~~~~~~~~~~~~~~~~~~~~~~~~~~~~~~~
(感謝鳳萌、菜豬、凜夕、小胖、傳倚人生、迷失書海1、武水的小魚、味道書生)(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擊昭君(一)】
漢匈和親事宜,是由少府下屬機構掖庭主理,掖庭宮掌宮人籍冊及蠶桑女工,是總管諸宮宮女的機構。通常採取遴選與自薦兩種。遴選的話,先由掖庭丞查閱名冊,從未幸的宮女中勾選出合適人選,再一一與諸宮妃嬪確認,落實到人;自薦就不用說了,不過一般沒人這麼犯渾……當大致名單確定下來後,呈送天子御覽,並最後硃筆批紅圈定某女,然後賜號、冊封等等。
以上是遴選的大致流程,基本上都是後宮與內官的事,外臣插不上手。張放倒是可以利用侍中的身份,入禁中打探訊息,但終歸有所不便,不如直接問更有自由出入權的太子。
劉驁很少見張放這樣的神情,暗暗納罕,笑道:“少子也聽說此事了麼?要說這王嬙也不知中了什麼邪,別人避之唯恐不及,她居然自薦。若非宮女選送皆層層挑選,品貌再怎樣也差不到哪去,我都有點懷疑此女是否老醜了。哈哈哈哈!”
張放輕輕撥出一口氣,慢慢平復心神——原來如此,難怪這幾日心神不寧,癥結全在於此!果然自薦的啊,自薦!萬萬沒想到,呼韓邪這老倌此次求親,目標物件居然是那個名垂青史的絕代佳人、後世好事者評出的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
必須重申一點,張放的歷史知識,或者說是西漢歷史方面的知識,與一般的歷史愛好者差不多。知道一些標誌性的歷史大事件,知道幾個知名度高的皇帝,也知道一些流芳後世的人名,再不能更多了。
張放能預知劉驁是誰,未來的皇后是誰,自己與王氏外戚未來的糾葛等等事情,全因他曾詳細看過與自己同名同姓的富平少侯的傳記。對傳記裡涉及的人物與事件,他一清二楚,其他的,則不過泛泛。
他當然知道大名鼎鼎的王昭君,但不確定她嫁的是哪一位單于,更不清楚她是西漢哪個皇帝送出去的——除非專門看過王昭君的資料,否則誰記得那麼清楚?
疑慮解除了,但張放還是有點疑惑,為什麼自己會有那種“重要的東西離自己遠去”的奇怪羈絆感?這是隻發生在相識之人中才有的情況啊……好吧,不管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