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放嘯大漢 > 第104部分

第104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我覺醒了兩個隱藏職業網遊炎黃:化身千萬影視評論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王者:我神級實力,一秀五!戰錘40k灰燼編年史從傳奇開始證道成神NBA:投籃四萬年紅樓之林家有嫡子闖關遊戲,詞條太強了攻略一時爽,死遁回來洗白小黑屋天選搭檔,談戀愛不耽誤搞事業十日終焉凡塵領域穿書:炮灰他要頂不住了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成為黑暗四天王致力於幹掉四聖獸武俠網遊:比武穆念慈,黃蓉急了是勇者就上1000層網遊:禍亂江湖王者:月光啊,閃爆他們!

元帝感嘆道:“想當初,銖婁渠堂入侍,恭順謹行,殊為難得,朕心甚慰,不曾想……”

呼韓邪單于曾在早年將長子、右賢王銖婁渠堂送入長安為侍子,以表明其歸屬之意。後來元帝在送還郅支單于之子駒於利受後,本著一碗水端平的想法,也將銖婁渠堂送還南匈奴。

可能是在漢國過得太舒適,在漢境長大的銖婁渠堂回南匈奴故地後,反倒水土不服起來,沒幾年就死了。眼下左賢王是呼韓邪次子雕陶莫皋,不過十來歲,在呼韓邪入朝之時,代替單于坐鎮王庭。

呼韓邪單于也被勾起傷心事,一番唏噓。

之後,呼韓邪單于先說了一番祝福的話,再報上敬獻禮物,無非是些牛馬、皮革、角筋、金器、寶石之類。

禮尚往來,朝廷在這方面,向來很大方,饋一贈十。以絲綢、漆器、銅鏡、美玉相贈,其值十倍於進獻之物。

呼韓邪單于感激躬身而謝。

各種儀式走得差不多了,這才進入正題。

呼韓邪單于洪聲道:“屬君仰慕中國,願親近大漢,欲與陛下結為……這個,甥舅之好。請陛下賜一公主,屬君當奉為閼氏,匈奴永為大漢藩籬……”這番文縐縐的話,顯然不是匈奴人日常語,想必是經過漢官潤色,讓單于背熟。雖然有點嗑巴,好歹算是把意思說清楚了。

甥舅之好,這不就是求親麼?

大殿一派安靜,但群臣心下都開了鍋——漢朝自武帝之後,就再沒與匈奴聯姻。因為匈奴一直就是那副德性,漢朝賜下公主,匈奴人美女收了,嫁妝收了,轉臉又打上門。美女加金錢攻勢,保不住幾年和平。所以漢武雄起之後,再沒下嫁公主。屈指算來,已近百年。

沒想到,如今匈奴呼韓邪單于竟向漢國求親!

嚴格說,呼韓邪單于這次求親,與歷史上匈奴所有求親都不一樣。

同樣是匈奴單于求親,以前是強求,你不給我就打,你給了……我還打。而現在,則是請求:放低姿態,派遣王子,獻上厚禮,表達忠心……一切依足規矩。

元帝聽罷,並不表態,轉向丞相:“丞相之意如何?”

匡衡站起,持笏一揖,朗聲道:“本朝自元狩年間始,便再無公主和親。蓋因昔日匈奴恃強為惡,屢犯邊塞,雖先後使公主和親,亦未能遏止其惡行。先孝武皇帝,雄才大略,廢止和親,御衛、霍之名將,折單于之刀矢。百載以降,雖無和親,邊塞固寧。然今時不同往日,呼韓邪單于,深明大義,率部歸漢,是為屬國。與之和親,漢與匈奴代代可為甥舅之通好,如漢與烏孫之故事,此亦為兩國之佳話……”

元帝轉向太子:“太子之意如何?”

劉驁道:“丞相言之在理。”

匡衡的話,顯然引起諸臣了的共鳴,大殿之上,議論紛紛,多是贊成。

侍立於元帝身旁的內官請示是否喝止,但元帝擺擺手,示意由大臣討論。

這裡所謂甥舅,純粹指的是兩國關係,並不是指呼韓邪與元帝的關係。就像烏孫一樣,代代昆彌,俱為解憂公主之後、漢天子之甥。

張放自知份量不夠,就算發表意見也未必有人肯聽。從內心而言,他並不贊成和親,但從彼時政治上說,和親卻是成本最小的有效籠絡手段。他知道,皇帝一定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他就算反對也沒用。

很快,大臣們統一意見,不出張放所料——同意和親。

呼韓邪欣喜之下,再進一步請求:“願如烏孫故事,和親宗室女。”

但這一條卻被元帝毫不考慮回絕了,當下宣詔:“當以宮室女,賜宗室名號,和親單于。”

呼韓邪難掩失望之色,卻也只能謝恩。

漢朝從來不嫁宗室女給匈奴人,這是祖訓。從高祖開始,所有和親匈奴的“公主”,無一留下名號,因為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公主,甚至連宗室女都算不上,多半是宮女之流。

西漢真正的宗室公主,是先後嫁到烏孫的細君公主與解憂公主。這兩位,還是因為其父輩參與了七國之亂,雖是王族,卻是罪身,這才被謫發遠嫁。可見在正常情況下,哪個諸侯王都不會讓自家女兒遠嫁匈奴蠻夷、過茹毛飲血的生活的。

至於正牌的公主——哪更是想都不要想。

“原來是拿宮女來糊弄匈奴人啊,難怪以前不管送多少個,人家單于都不領情,今天當女婿,轉天揍丈人。”張放搖搖頭,隨著下朝的官員人潮,向宮外走去。

奇怪的是,張放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彷彿

目錄
小文正傳篇外兩篇丹青朝群星,我的歸宿玻璃方糖大明官妻年少不怕輕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