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4 頁)
宴請他的時候,不像恭王那樣只請他一個,而是找了一大班京營的將領來作陪,神機營、前鋒營、驍騎營的都統皆在其列。觥籌交錯之間,熱鬧是熱鬧了,只是要找個私下說話的機會,就變得很為難。好不容易等到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瞅準醇王出去方便回來的時候,在花廳門口迎上了他。
等到關卓凡把請求的事情一說,醇王倒躊躇起來了——沒有這樣的先例啊。
“逸軒,你有這份忠心,怕不是好的?只不過……”
“是,我們做外官的,全靠這一點忠心做事情。”關卓凡見他沉吟不語,連忙陪了笑臉說,“這在七爺是一句話的事兒,還要請七爺格外成全。”
醇王年輕,最好面子的,被他拿這一頂高帽套住了,又剛受了他三萬兩銀子的孝敬,於是決定要幫他這個忙。
既然要幫忙,當然要幫得徹底一點。醇王心想,關卓凡的這一份忠心,自然要讓兩宮看見,那才表的成,於是特意把他的位置,放在養心殿的後面,只有這樣,才能讓太后退朝的時候,一眼看得見他。
關卓凡得償所願,在養心殿後站了半個上午,到底把慈禧和慈安等了出來。他雖然垂首瞧著地上,但以餘光偷偷瞧著,見到兩位太后的眼風掃了過來,心知大事已成。
他這個御前侍衛,固然是奉旨可以“內廷行走”,不過內廷行走,那也不能亂走,更不能走到東六宮和西六宮裡去——這可是太后和太妃們住的地方,走進去了,那還了得?只有太監和宮女,才能在寢宮裡頭伺候。
現在好了,只要看見了自己,他相信慈禧一定會想法子見自己的。在他而言,一頭一尾的兩次覲見,遠遠不夠,他心中還藏了許多的話兒,要跟太后們說。
關卓凡料想的不差。慈禧太后那一陣驚喜過後,便動開了腦筋,該怎麼樣才能跟關卓凡見上一面。
倒不是為了再續前情——宮禁森嚴之中,太監宮女環繞,即有這樣的念頭,也是做不到的事情。何況她也不願做武則天,什麼男人都往宮裡頭帶,那是個什麼名聲兒?擔不起。
她操心的,還是她兒子的江山。關卓凡這次回來,軍政兩端,她都有許多事想要再問問清楚。殿堂奏對,限於儀制,沒辦法從容去談,包括洋務上的不少事,關卓凡也還語焉不詳,若是能有一個機會,面對面地讓他好好說一說,那就好了。
世上的事,怕就怕認真二字。慈禧絞盡腦汁地琢磨了半晌,到底讓她想了一條可行的路子出來。於是吩咐傳轎,她要到鍾粹宮去看慈安太后。
這可是少有的事——自垂簾聽政以來,兩位太后拿主意的時候,慈安往往都聽慈禧的,因此凡是有公事要商量,都是慈安到西邊來,而如果是私事,才是慈禧到鍾粹宮裡去。公事多,私事少,因此自然是慈安太后往這邊跑的時候居多。
御轎到了鍾粹宮,通報進去,慈安太后親自迎了出來。兩人攜了手,在慈安太后寢宮的裡屋坐了,慈安便看著她,先等她開口。
“姐姐,剛才那個關卓凡,你瞧見了?”
“我就猜到你是要說這件事,”慈安太后微笑道,“自然瞧見了,難為他這片孝心。”
“誰說不是呢?”慈禧機敏地抓住了這個話頭,“這年月,象他這麼有良心的,可不多了。我在想,能用個什麼法兒,給他一點恩寵。”
“恩寵?”慈安太后不解地問,“你是說,再升他的官兒?”
“升官不成,”慈禧搖搖頭說,“他才封了三等候,也沒立什麼新的功勞,要說進宮當值,那也是御前侍衛份內的事情。無緣無故給他升官,別的人也不服。”
又說要給恩寵,又說不能升官,那應該怎麼樣呢?慈安太后困惑地看著她。
“對了!”慈禧彷彿靈機一動,想起來什麼似的,“姐姐,咱們給他賜宴,你看好不好呢?”
慈安太后聽了,明白過來。
“這個主意好!”她高興地說,“先帝爺在的時候,也常有給侍衛賜宴的事。”
滿人的習俗,把君主身邊的侍衛,視同半個家人,至少也是最貼身的家僕。說賜宴,那是雅稱,說白了,就是賞頓飯吃,而且常常從皇上的席面上,指一碟兩碟菜餚,傳賞底下的侍衛,以示榮寵。
“姐姐,那就把今兒晌午的膳,傳在養心殿後面的芳齋堂,你看行不行?”慈禧說道,“咱們在堂上用,叫他們侍衛在堂下吃。”
“好啊,”這是熱鬧的事,也是喜慶的事,慈安自然願意。不過轉念一想,又有個疑問,“那皇帝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