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4 頁)
雅克琳和《飄》的聯絡。
很慚愧,限於筆力,雅克琳這個人物塑造得並不成功,但獅子出於對郝思嘉和費雯麗的偏愛,描寫雅克琳的時候確實帶上了濃重的《飄》的影子。
和郝思嘉一樣,雅克琳有著淡綠色的眼睛;舞會上,關卓凡選擇雅克琳作為自己的舞伴,情形彷彿白瑞德選擇郝思嘉。
還有,雅克琳出嫁之前,一直生活在一個叫做“塔拉”的棉花種植園,看過《飄》的朋友,會記得郝思嘉家裡的棉花種植園也叫“塔拉”。
所以,關卓凡聽到“塔拉”這個名字的時候,才會生出那麼大的反應。
也有一些不大一樣的地方。
郝思嘉的頭髮是黑色的,獅子給雅克琳加上了一點顏色,變成栗色。
費雯麗的頭髮應該是黑色的,但也有說法是帶一點栗色,拍《亂世佳人》的時候,還沒有真正的彩色照片,就當她的頭髮帶一點點栗色吧。
郝思嘉的臉部線條,像她的性格一樣,是有稜角的;雅克琳則更加柔和,也像她的性格一樣。
雅克琳的樣貌,獅子混合了一點郝思嘉的母親郝夫人埃倫的形象。
郝思嘉的血統是愛爾蘭混法國,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是法國人。雅克琳的血統是單純的法國。
有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在《星條旗之殤》中,愛爾蘭人是作為一個比較負面的形象出現的。這不代表獅子對愛爾蘭人有任何偏見,純粹出於小說需要。但因為有這個因素,就不安排雅克琳愛爾蘭血統了。
至於費雯麗,她的母親可能有一點印度血統,這也許是她驚世的美貌中那一絲異國情調的來源。
間諜這個橋段,多少受當時幾位傳奇的女性的事蹟啟發。
一位叫做羅絲。奧尼爾。格林豪,邦聯間諜。她是華盛頓的交際花,長得很漂亮,寡居。有心安排一段她和關卓凡的戲份,但羅絲當時已經四十四歲,怕朋友們抱怨小關的口味太重,算了。
羅絲除了是傳奇的間諜外,還是一位負責為邦聯爭取外援的優秀外交使節,獲得過拿破崙三世和維多利亞女王的接見。可惜,乘船回國登岸的時候,因風暴遇難。
那是1864年,關卓凡正在亞特蘭大城下打生打死。
另外一位,伊麗莎白。範。盧,聯邦間諜。她和羅絲剛剛好倒過來:出身南方上流社會,卻反對奴隸制,支援統一。
米婭的身上,多少有她的影子。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RU
第六十四章 禮物
任命姜德為第四師師官。
其他四位團官,包括還躺在查塔努加醫院裡的吳建瀛,統統提為副師官。
方濟成去第一師,吳建瀛留在第二師,鄭國魁去第三師,展東祿去第四師。
只是主官調動,原統帶的部隊不動。
團一級部隊取消“某字團”名號,全部以數字順序重新編成,師、團之間原所屬關係不變。
四個“甲種團”排在最前面。
即,第一師洋一團為第一團;第二師洋二團為第二團;第一師克字團為第三團;第二師先字團為第四團。
其餘按順序排列。
第一師德字團為第五團,魁字團為第六團。
第二師建字團為第七團,祿字團為第八團。
第三師,兩個白人老兵復役團合成第九團;兩個白人新兵團合成第十團。
兩個黑人團,緬因州第十二志願團改為松江軍團第三師第十一團,馬薩諸塞第六十步兵團改為松江軍團第三師第十二團。
黑人團的人數只有松江軍團團級編制的一半,關卓凡打算填滿它們,當然,還是用黑人。
關卓凡以為,事實證明,精挑細選過的黑人絕對是好用的;事實還將證明,將來回國的時候,黑人還是非常好拐帶的。
更重要的是,這支黑人部隊,眼睛裡除了關總司令,不會有任何其他人,包括太后和皇帝。
所以,要大力擴充。
姜德這個暫時的空頭師官下面。有四個團的編制。即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團。將全部以華工新兵組成。
騎兵師從兩個團擴充至滿編三個團,人數約八千人,正式名號為“松江軍團第一騎兵師”。
炮兵師的正式名號為“松江軍團第一炮兵師”。
本來應該在八個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