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第3/4 頁)
。”
“這一股回匪,勢力駁雜,沒有一個凌駕其餘的大頭目。不過,陝西回匪餘孽多在其中,包括白彥虎。”
聽到“白彥虎”三個字,慈禧的秀眉微微向上一挑。
“這一股回匪,原在北起固原、南迄清水一帶肆虐——這一帶距陝西很近。陝西的回匪潰入甘肅後,便同這一股回匪合流。因為乏食,這股回匪曾經想竄回陝西就食,但左宗棠嚴密設堵,在華亭和回匪打了一仗,頗有斬獲。回匪在固原、清水之間立不住腳,只好經平涼、涇州北竄,進入慶陽府的董志原,呆了下來。”
關卓凡見到慈禧眉頭微微皺起,是思索的樣子,便歉然說道:“臣思慮不周,沒有帶一張圖過來,請太后恕罪。”
慈禧的眉頭舒展開來,微微一笑,說道:“你要辦的事情太多,這樣的小事情,想不到不怪你,明兒再補上吧。”
說完這句話,聖母皇太后臉上不由一紅。原來御姐緊接著想到的是:這個傢伙,過來“擾駕”的時候,腦子裡“想到”的又是什麼呢?不會都是要和我那啥啥吧……
御姐的這個細微的變化,依然沒有逃過關卓凡的眼睛。燈下美人,桃李之妍,看得關卓凡不禁心中一蕩。
他收攝心神,說了一句:“謝太后。”
“甘肅回亂的要害在金積堡,馬化龍在金積堡經營已久,設防甚固。欲攻金積堡,非南北兩路夾擊不可。董志原在金積堡東南方向,正扼我進攻金積堡之南路要道,我軍如果繞過了董志原,必後路不靖。所以,欲攻金積堡,必先攻董志原。”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很明白,雖然沒有地圖,我也大致想象的出來。嗯,這個董志原,是什麼地形?好打麼?”
關卓凡說道:“回太后,董志原的地形是很奇特的。地勢很高,遠望如山,但爬上了坡,卻是一馬平川,極目不見邊界,其實無險可據。加上回匪立足未穩,統領不一,臣以為,不會多麼難打。”
慈禧悠然說道:“咱們中國的地方,實在是太大了,什麼模樣的地勢都是有的。”
御姐神情之中,竟隱隱約約有一絲嚮往之意。但下面那句“什麼時候能去看一看就好了”,當然說不出口來。
慈禧繼續說道:“既然無險可據,回匪為什麼會聚到這個地方?董志原是否地方富庶,便於就食?”
關卓凡心中喝一聲彩:我的御姐好見識!
心中的欣賞,掛到臉上,便被他誇張成一片敬服傾慕:“太后聖明!臣拜服!回匪蝟集於董志原,正是為了就食!董志原百里沃野,素有‘隴東糧倉’之譽。甘肅地方,大多貧瘠,加上回匪反覆肆虐,甘東一帶,除了這個董志原,哪兒的地裡邊還找得出什麼收成?這股回匪二三十萬人馬,眾口嗷嗷,不想餓死,就算明知董志原蜜裡藏毒,也得吞了下去!”
慈禧本來被情郎捧得臉上飛金,但聽到“這股回匪二三十萬人馬”,不由輕輕“咦”了一聲,說道:“二三十萬?這麼多人?”
關卓凡笑道:“太后不必擔憂。回匪起反,都是整條村子的回回加入進去,因此扶老攜幼,拖家帶口,十分累贅。這二三十萬人中,真正能打仗的青壯,不過四五萬人。對這二三十萬回匪,我軍不說以一擊十,以一擊五是沒有問題的。”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你在陝西剿過回匪,自然深知他們的底細。”
關卓凡說道:“是。甘肅雖然不是陝西,但情形是相差彷彿的。”
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左宗棠的策略,是分北、中、南三路,同時進甘。”
“北路,劉松山部由綏德西進,直指金積堡。”
“中路,左宗棠自將中軍,會同展東祿部,自乾州出發,取董志原。拿下董志原之後,即北上,和劉松山部南北夾擊金積堡。”
“南路,劉典率部由寶雞西進,趨秦州。這一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威脅河州、狄道一帶的馬佔鰲匪股,使其不能北上援救董志原;接下來左宗棠、展東祿從南邊攻打金積堡的時候,亦使其不能在後面騷擾我軍。”
慈禧微微仰起頭,認真地想象著。過了一會兒,回過神色,展顏笑道:“我雖然不懂軍事,可也覺得籌劃的很妥當。嗯,左宗棠果然是個實心任事的;你在中樞,‘夥計’搭的也好!”
關卓凡趕忙低頭說道:“謝太后獎諭!”
慈禧說道:“好啦,就咱們倆,就算是奏對格局,規矩也不用那麼多。嗯,劉松山是老湘軍吧?這個人,曾國藩、左宗棠都看好,你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