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陰若花才徹底聽明白,廳上眾人興師動眾前來的目的。 原來是陰麟王朝四年一次的各類高等學仕書院開始招生了。無論是名門望族還是寒門仕族,只要是家世清白均可報考。
這個王朝的高等學府並不算少,但真正有名氣的,只有五所學院,名氣最大的就是——《書山學院》了,據傳朝堂上很多拔萃出群的風雲人物以及活躍與各州的名仕們,有一半是來自這個學院。陰氏家族裡也有尚好幾位出自這個書山學院。遠的不提,最近的兩代人物就是陰飛揚和陰蘭蓀母女了。
雖然這個學院名氣極大,是所有學仕們夢寐以求的地方,但是,這個學院招生的方式,卻頗為怪異,大多的學仕們都很難透過其考核進入以及結業。其他的學院招生,無非也就是詩詞,武功之類的比試,而書山學院卻規定在考試前,每位學子都必須先要賦詩一首或作文一篇先期送於學院,詩文詞意並非一定要華美絕倫,但一定要是描述學子本人的事宜。
只有先期入圍的學子們才有資格到學院一起參加考試:
一。首先由學院統一出題,琴棋書畫選出一樣,有學院專人演示,接著讓參選的學子們輪流
發表言論。
二。其次是參加考試的學子們每人都要給書山學院,提一副對聯,對聯字數不限。
三。然後還要現場答題一次。
四。最後學子本人也可出一題由書山學院裡的教席當場答對,如出對聯,上聯下聯皆可;若
是作詩,上半句,下半句皆可;如若作文,上篇下篇同樣也是皆可,如若……
總之,最後一項等於就是一張試卷的附加題一樣,可做可不做的。若是不做,前三項透過的話,仍可進入學院學習,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若是選擇出題,但所出之題被學院裡的教席們當場解答出,雖說仍可進入學院學習,但是卻要付出重金。但若是教席們當場答不出,那這個學子在書山學院的四年學習期間,則可以享受很多的特殊待遇……
陰氏家族,在每一屆學院大考核時,都會從族中派出一批適齡學子參加考核比試,上上一屆就是陰蘭蓀摘得的頭魁,進入書山學院學習,出仕,後被選為皇太女的伴讀。可是自上一屆開始,族中派去的六名學子,不但沒有一人能夠進入書山學院,就連第二名的嘯風學院都未進入。只有四人進入了排名第三的博雅學院,另外兩人居然只考入了二流的學院。據說此事當時震驚了整個王朝。紛紛傳言,陰氏家族自陰飛揚母女出仕後,已經再無優秀的人才可推薦,而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對母女在上京陰州,簡直就是出盡風頭,一時無人能夠與之匹敵,她們已將所有的日月之光華盡攬……
所以——你們急需在這一屆,給家族扳回臉面,下上重賭,將家族裡適齡的學子,裡裡外外的查了個遍,若是自己已滿十一歲的話,恐怕早已被選上。所以——你的嫡親孫女陰淑媛得知自己被家族選中時,才會非常不慎從馬上摔下來,又碰巧的傷了頭部,現在整日裡臥病在床。陰若花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正在那裡侃侃而談的族長大人,然後又轉臉看向月氏。
月氏看到陰若花飽含深意的眼意,不免心中暗虛:難怪韶華極度寵愛她,這小人精可真沒白叫了這個綽號,這種眼神擺明了就是看透了我的這場計謀,唉,若是淑媛爭氣一些,自己又何必出此下策,要是這次再無人進入書山和嘯風這兩所學院,估計這全天下都要笑話陰氏家族了。韶華怕是也要在府中“大開殺戒”了,誰也別想獨善其身;這小人精可不一樣,一肚子主意,就是不說,不關已事,絕不出頭。即是得了王府裡的全部寵愛,那也該著為王府做一些事的。想到了這裡,他抬頭對著陰若花笑道:“若花啊,我向長老們試著推薦了你,沒想到一提到是你,包括族長大人在內的六個長老全部都同意了,雖說你歲數不夠,但你自小就聰慧異常,又有你親爹的細心教導,再加上慧能大師的預言,此次考核定能一舉成名,為家族爭回面子呢。”
“哈哈哈~~年齡到是其次,雖說有明文規定:十一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學子才可以報名參加,但前期早有不少先例,學子中個別的佼佼者是可以放寬年限的。不知若花小姐還有何異議。”族長大人,放開了笑臉衝著陰若花點點頭。
陰若花無奈暗自嘆道:我的異議多著呢,提出來有用嗎?這根本就是一個早就設好的局,月氏怕承擔後果,讓孫女假摔,然後向你們提議由我這個王府的另一位嫡女上位,你們是正中下懷,違反家族常規,查都不查事件的真相,就一口應承下來。這根本就是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