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小松英樹的臉上,明顯的鬆了一口氣:“上將閣下真是英明神武,這麼快就做出了決定,保住了幾萬大日本帝國士兵的性命,屬下深感佩服。請稍等一會兒,上將閣下,我馬上就叫參謀去準備白旗。”
武宮正樹的臉上綠油油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眼淚,差點兒就要掉了下來:“小松君,我心有不甘啊,最最可氣的是,連中國人的面都沒有見著,十五萬部隊,就不得不放下武器,他們中國人也太欺負人了,最起碼,你也得正正經經地跟我們打上一仗,那個時候,我要是投降了,多少對國民也好交代一點點。”
第十五章 追殲日本海軍(1)
著卓志軍送達的電報,林傑滿臉的不可思議:“就這五萬日本軍隊,就這樣三下五除二的,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被折騰完了?俘虜九萬三,陣亡五萬七,包括他們的司令官武宮正英上將和參謀長小松英樹中將在內,沒有一個逃回朝鮮半島,也太快了點吧,就算十五萬只豬,我們想殺,也不可能在兩天之內殺完的。當初日本人進行反擊的時候,可是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而且還精心設計了一大堆矇騙我們的計劃,看上去牛逼哄哄的,我還以為要打上十天半月的,沒想到,雷聲大,雨點小,三下五除二的,他們的牌輸出了個精光。”
林龍哈哈一笑:“總統,這有什麼奇怪的。在列強中,日本軍隊是最差的,不但裝備不如別人,訓練也比不上其它的國家,對於戰略戰術的研究,更是遠遠落後於其它強國,他們憑的,只是一股子莫明其妙的所謂的武士道精神而已。說真的,日本這個所謂的遲到的強國,從某些方面來講,根本就達不到強國的要求。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其首要條件,必須打敗過世界上的某個或者幾個強國。可是,自從明治維新後,日本人才打過兩場真正意義上的大仗,一是甲午戰爭,他們打勝了,不過,勝的是大清政府這樣一個根本算不上強國的富國;第二次是八國聯軍侵華,他們敗了,讓日本軍隊建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日本人地性格。總統應該挺了解吧,當我們多次狠狠地把日本人踩在腳下的時候,日本士兵的心中,已經不由自主地產生了對中**隊的一種恐懼心理,特別是對中國空軍,那是打心眼裡的怕。在這種恐懼心理作用下,日本軍方有時候難免出現一些判斷錯誤,不是太沖動了。象小犬三朗一樣不把中**隊放在眼裡。就是象武宮正英一樣。太過於縮手縮腳。陳劍和卓志軍充分利用了日本人的這種心理,而且對武宮正英的性格也早有了解,老早就設好了圈套,日本人不鑽進去才怪。不過,就算日本人不鑽進去,我們在長白山一帶的部隊,也有足夠地能力把這隻大餃子完完整整地吃掉。只不過,可能要費一些時間,要傷亡一些士兵而已。”
送走了林龍之後,林傑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這一次地戰鬥,實在太順利了,順利到讓他也感到不可思議地程度。在他的印象中,原世界的日本軍隊是一支十分頑強的軍隊。特別是二戰初期的日本軍隊。不打到最後,他們是絕不會投降的。在中國戰場上,我們中**隊就從來沒有整建制地消滅掉那怕一個聯隊的日本軍隊。一個聯隊地日本軍隊,就敢跟一個軍的**硬碰硬,而且還不會落於下風。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日本人的投降倒是爽快得很,一看事不可為,馬上投降,其頑強程度,雖然遠遠超過了西方國家的軍隊,可是跟林傑心目中的那些壞事幹盡、不把別人當人、也不把自己當人的狗雜種,還是有著一段不小的距離。
想了想,也是。幾十年前,日本跟大清政府一樣,也是一個閉關鎖國的落後地國家。只是,跟富甲天下地大清國不同的是,日本國小力微,資源缺乏,其實力跟大清國比起來,簡直一個在天,一個在地,這與日本人那想把大象吞下去的驚天野心完全不符。只是,日本出現了一個多少算是有所作為地傢伙。在被美國人開啟國門之後,那個明治進行了改革,學習西方的科技、文化,把阻礙日本發展的一些制度通通改了過來,總算讓日本的國力有了一些提高。
不過,日本國力的真正提高,應該還是在甲午戰爭之後。甲午戰爭之前,日本人就已經把目光盯向了富得流油的大清政府,只要從大清政府身上刮下一點點的油,就夠日本人吃上好幾年了。只是,他們國小力微,就算連天皇之內,全國人都開始節衣縮食以建設海軍,其海軍實力比起大清來,還是差了一大截,實力與野心的巨大差距,讓日本人極為痛苦。只是,歷史在這裡,跟中國人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富甲天下的大清政府,竟然被這樣一個宵小之敗給暗算了。甲午戰爭中,日本人採取卑鄙無恥的手段,打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