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奮鬥在新明朝4.8M > 第82部分

第82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我覺醒了兩個隱藏職業網遊炎黃:化身千萬影視評論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王者:我神級實力,一秀五!戰錘40k灰燼編年史從傳奇開始證道成神NBA:投籃四萬年紅樓之林家有嫡子闖關遊戲,詞條太強了攻略一時爽,死遁回來洗白小黑屋天選搭檔,談戀愛不耽誤搞事業十日終焉凡塵領域穿書:炮灰他要頂不住了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成為黑暗四天王致力於幹掉四聖獸武俠網遊:比武穆念慈,黃蓉急了是勇者就上1000層網遊:禍亂江湖王者:月光啊,閃爆他們!

放了花榜。

一榜十人,前三名是虛江姚興兒、虛江樓心月、下塘陸琦玉。

二榜二十人,三榜三十人,其中陳夢香、張冷蘭、齊笑霞等有名才女都落到了三榜。

看完榜,榜下輿情譁然,喊叫不公之聲不絕於耳。

見過黑的,沒見過黑到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花榜前三名中兩個是主考的同鄉舊相好,一個是主考的近日新恩人,公認的才女卻被打到三榜…真正的科舉都沒敢明目張膽舞弊到如此地步!

再回想起來,本次花試從一開始就是醜聞迭爆,黑幕重重!'(m)無彈窗閱讀'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大張旗鼓的花試雖然被李推官故意擺弄的醜聞漫天飛舞,但另一邊堂堂院試的各種傳聞也就未必少了,只是沒有花試這樣肆無忌憚罷了。

這其實也正常,事關無數人功名利祿的科舉考試哪次不是流言亂竄?只是謠言止於智者而已,什麼時候沒有流言了才是奇怪。

起近幾十年來的院試,以蘇州府為代表的江浙閩贛四大考試強省中,很多府縣考法與別處不一樣的。

別處的院試,尤其是文風不盛的地方,童生數量相對不多,考試過程簡單粗暴。連糊名都不用,大宗師看的順眼了當場便能把你錄了。甚至有的窮山惡水邊遠小縣,參加考試的童生比縣學名額還少,會寫幾句通順句子,大宗師就敢錄你進學當秀才公。

但科甲大府就不同了,以蘇州府為例,每縣動不動幾千人報名參加縣試,一輪輪刷到院試前,積攢的歷年童生也有幾百上千的去搶那二三十個名額。

因為蘇州府讀書人實在多,又愛聚眾鬧事,所以蘇州府的院試相對嚴格,採取了類似於鄉試的考試程式進行全府統考,糊名什麼的都有,當然程度上還是比鄉試寬鬆些。近年來又增了新制度,考後監試官要磨勘複查試卷,以查弊補缺。

所以說在蘇州府,主考院試的提學官若想像外省那樣,當場點錄生員或者大筆一揮隨心所欲的錄取,那是不可能的。從這個角度看,能到江南地區當提學官大宗師,一方面在士林中是一種極大的聲望和榮耀,非文學領袖不敢當此任;另一方面,為國家取材之餘,給個人賺點外快很費力氣…可謂是痛著並快樂著。

注:上段為國取材一句並非假大空諷刺之語,這年頭提學官考核也是要看升學率的,所以再沒品的大宗師,多多少少也要錄一些真才實學會寫八股文的…不然門生中一個舉人進士也出不了,那豈不相當於自打耳光,還有臉在官場混麼?

從這個角度看,科舉即便弊端重重,終究也還是一項相對公平的制度。據粗略統計,歷代進士中,出自官宦世家的和出自寒門的大約各佔一半。如果沒有科舉,實行九品中正自主招生,寒門士子怕是連這一半的機會都不會有。

話又扯太遠了,卻說本次院試的流言大都與石參政有關。常言道,風起於青萍之末,院試本該由知府監臨提調,但今次石大參卻強行插手。在多疑的人眼中,內情怎能不可疑?

其實石大人是出於公心的,可嘆那些犬儒本書的看官們應該不會有人以為這個儒是儒生罷們不相信。

虛江童生李正與同縣文友吃酒時曰:“聽說因李推官的緣故,石大參厭惡虛江人,所以要插手院試,報復虛江讀書人”

虛江童生李正與鄰縣文友吃酒時又曰:“聽說石大參為人古板方正,對蘇州府讀書人輕薄浮躁的習氣深惡痛絕,所以欲借院試時機教訓”

虛江童生李正請某幾位寒門子弟吃酒時再曰:“無故監臨院試,其行可疑,聽說石大參有那個人人都懂的意圖,但這樣吃相未免太難看了還壞了規矩。”

虛江童生李正被幾位富家公子請吃酒時還曰:“當下李大人不頂事了,找我也沒用。這個石大參聽說是個極清正的,無法可想無門可走除非他不當監臨官。”

流言紛紛擾擾,句句都是有針對性的誅心之論,不講證據只講動機,與石大人的行為搭配起來,有些辯無可辯的意思。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石大人自作自受,若想快速平息流言,除非自行退讓辭去監臨官位子。

但流言只是流言,飄來飄去找不到附著物時,對於在府城地面上官位最高的石參政來說,並沒有直接殺傷力的。

但石參政的幕僚高先生先坐不住了,他去拜見東主道:“如今傳言肆意,內外驚疑,人言可畏也。東翁既已藉機貶斥過府中奸邪,抑了他的氣焰,落了他的臉面,何不見好就收,退出院試,以善始善終保全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小文正傳篇外兩篇丹青朝群星,我的歸宿玻璃方糖大明官妻年少不怕輕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