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款,但陳巡道急切之間從哪裡討的錢來?又因陳巡道新官上任,他自己又講究體面,不願落個貪婪名聲,所以也不好意思找各府州縣要錢。”
“怎會少錢用?”李佑疑惑的問道,陳巡道身邊又沒帶著多少人需要養。
這一句問出來,立刻叫黃師爺找到了口子,掰著手指頭沒完沒了訴起苦:“李大人仔細聽我講,自從陳巡道升任道臺官,同鄉同族便又來了一些,有的是族裡派來歷練的,有的是來跟著辦差事討口飯的,有的是老親友推薦來當幕席書吏的,都是世道人情,不能全拒絕。”
李佑點點頭表示理解,這確實是誰也糾正不了的習俗。他不也一樣麼,安插了一批親朋來府衙當吏員,幸虧府衙空額甚多能吃公家飯,不用自己掏腰包。
“其他過路送扇子的也常常有,一張紙一把扇子遞進來,自稱是某某某前來拜訪,總得送些程儀罷?一個兩個三個,常常有日日新,手頭這點錢怎麼夠用。”
所謂送扇子說白了就是打秋風,一種讀書人的習氣。到了某地,找個能扯上關係的人,送一柄扇子和自己的一篇什麼著作,聲稱前來拜訪請求指教。如果主人看得上你手頭又寬裕,那自然會贈送給你一些程儀,雙方面子都好看。
李佑繼續點點頭表示同情,心裡再次慶幸,從這個角度看還好他不是科舉出身。沒那麼多八竿子打不著的同道中人,也沒有一科下來多一二百同年的遭遇。
若有人問,打秋風的不見他不就行了麼?確實,不見可以,大家都理解,但程儀該送的還得送,這才是不可缺的。
敢上門來拜訪的,除了騙子,多半是真能找到七拐八彎的關係,例如你座師的某某同年、你同年的某某學生、你上司的某某子侄諸如此類。大家都是扯得上關係的讀書人體面人,你既然發達了,對於應該“幫助”的過路同道還要一毛不拔,這口碑傳起來可就…
這就是時代的風氣,看官們有興趣可以去研究研究我國著名旅遊家徐霞客的旅行細節。他拿著地方官照顧人情開的牌票,去鄉間索要吃喝差役,那場面還真跟二十世紀的鬼子進村似的。
話扯遠了,總而言之,在本朝作為一個官員,想要維護自己的各種關係網,這是必須的花費,說不定你也有哪一天求到別人門上的。
“其它的就不囉嗦了。在蘇州府裡做官,不易哪!”黃師爺感慨道。蘇州府本身讀書人多牽連廣,又加上地處江北與浙閩(都是科甲大省)的道路要衝,往來過路的應酬真是極多,用錢就能打發的還都是小的。
李佑很主動說:“本官與知府提一提,從存餘庫裡借一點給按察分司署?”
黃師爺拱手道:“那先謝過了,稍解燃眉之急,但畢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說到底還是公帑。其它你這本地人看看有些什麼發財的法門,方便一起做的?不求發大財,只要能填平了陳巡道的應酬花銷即可。”
“不瞞先生,本官近日也在琢磨此事,已去信叫家中管賬小妾來商議。若有了眉目,一定相告,合夥便好。”李佑坦誠道,能拉著陳巡道黃師爺一起幹當然再好不過,到時就算石參政想肇事也得退避三分。
黃師爺再次拱手道:“那就委託李大人了。說起來,陳巡道的偏房是你的遠親,既然是親戚關係,要多多走動才是。”
陳巡道那個小妾是李佑母族的遠房親戚,當初因為條件正符合陳大人的要求,被李佑送進縣衙當了側室。之後李佑再也沒去見過,就是為了避嫌,這方面還是注意些好,何況李佑的名聲又是那樣。
卻沒想到今日黃師爺忽然說起這個,李佑愣了一愣便醒悟過來,也沒再多說什麼。
談完正事,二人閒扯時,黃師爺忽然想起一事,問道:“你與錢皇商家最近有什麼關連麼?”
打消了趙大官人與錢家聯姻計劃算不算?李佑做賊心虛道:“不曾有直接關連。”
黃師爺透露說:“錢家遣了人來按察分司拜訪我,詢問你的情狀,不知是何緣故。”
李佑心裡警覺,錢家為何打聽他?莫非是他打斷趙大官人念頭的事情讓錢家人知道了?奇怪的很,在場沒有別人,事情怎麼會洩出去?
再一想,多半是因為他和趙大官人剛談完話,趙大官人就變了卦,所以引起懷疑?
“他們可曾說為了什麼?”李佑問道。
黃師爺稍一回憶,“看樣子似乎並非壞事。”
李佑不禁也嘆道,在蘇州府做官果然不容易,稍不小心就觸碰了達官貴人。
不過對此李佑暫時還不是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