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3/4 頁)
相論豈可hun為一談?”
“李佑高瞻遠矚決泗州,為朝廷揹負罵名至今無怨無言,在大堤防洪身先士卒,危急時刻以死殉節,都是確鑿可查之事。楊撫臺決高家堰洩洪是否有效尚還存疑,況且他在祖陵頻頻遇險時不見作為,只最後聽到祖陵脫險時便急急上疏邀功,又坐看李佑在轅mén外陷於暴民之手,此可以稱為德乎?可以禮敬祖宗乎?”
最後許次輔又搬出一句大殺器:“我讀書嘗聞,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
殿中群臣心裡齊齊一句,我靠!不愧是次輔大人,一出口便將二人爭搶功勞的問題拔高到“意識形態”的最高度,雖然虛偽的令人想吐,但誰也沒法公開否定。
太后無奈,下旨道:“著有司尋找李佑下落,劫持李佑者就地正法!工部為李佑敘功進奏。”
又加了一句,“今歲黃淮河務不妥緣於水勢過大,李佑遇險是楊負無心之失,換他人也無可作為,對鳳陽巡撫衙mén不必苛求。罰楊負降薪一級,原職留任。”
又是搞平衡,不過眾臣也都習慣了,沒有什麼異議。
正要散夥之際,忽然新的奏章送進了大殿,文書房太監稟告道:“此乃李佑上奏。”
按說這不合規矩,但文書房早得過太后的喻示,李佑的奏本到了時,要第一時間送到她眼前。
李大人的第一本奏章引人注目,可惜傳閱過後令人失望,沒有任何猛料。
“…祖陵危難之際,臣未想及身家xing命,一心力保祖陵不失,決堤灌城有此遭遇咎由自取。
泗州民眾故園盡毀,滿目洪
o,一時憤ji乃人之常情。朝廷自當勉力撫慰,擇地安置,多加恩惠,緩緩消之,萬萬不可火上添油。
至於臣所受委屈,泗州民眾情有可原,望朝廷勿以此為念,要以災後民心大局為重。劫持臣之民眾,已受朝廷感化認錯,並將族中nv賠與臣為妾室,既與臣和解為親戚,便望朝廷不再追究。”
許大學士本來還是半信半疑的擔心李佑安危,看到這本奏章便確信無疑的忍不住為李佑再次哭笑不得。理由很簡單,李佑是寬宏大量到以德報怨的人嗎?這楊撫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而那李佑真是風采依舊,已經被打壓到地方孤軍奮戰了,死狗也要上牆的jing神和戰鬥力卻絲毫不削弱。
!#
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
全文字無廣告
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
李佑的奏本內容,超乎所有人意料。'shuhaige。'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能言善辯的李大人一不談自己的功績,二不談巡撫的不是,三不談自己的委屈。通篇只是一味的替泗州百姓說情,隱隱間“以德報怨”四個大字在紙面上晃來晃去。
許次輔剛剛大談了半天“以德治國”,這李佑就丟擲一篇“以德報怨”。若不是二人相隔兩千裡,絕對沒有在短短几天互通訊息的可能性,只怕都得懷疑二人互相串通了。
只能說,太巧合了,不約而同的巧合了。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偶然性。
卻說在盱眙北邊山腳下,躲藏著避免被外人發現的李佑渡過了近半年來最悠閒的幾天,悠閒到可以蹲在水邊,對著自己的倒影端詳了整整一個時辰。
他的左臉頰一道淺淺的劃痕,右臉頰一塊明顯的青腫,形象大壞。
他孃的,自從到了泗州就沒好事,先是守堤守的面黃肌瘦,後被女刺客在臉上劃了一道,再後又被不知道誰打了一拳。若有熟人看到自己這段時間的面貌,估計英俊瀟灑的名士形象全完蛋了。
一股天然的素香飄進鼻孔,聞香識人,不用抬頭看李佑便曉得是誰來了。
俞琬兒將珍貴的一碗白米飯和一碟鹹菜放在李佑旁邊,“郎君不要看了,這點傷勢過得幾日就大好。”
“讓你們假裝圍攻我,還真有動手的啊?”李佑不滿的說。
俞娘子嘆口氣,“你說要演的像一些。”
“那也不能這麼不小心!”
俞娘子無奈道:“不是不小心,是真有想打你的,所以就趁機…”
李佑無語,半天才說:“那你叔父去找撫臺告我的狀時如此賣力氣,也是真情流露了?”
俞娘子想了片刻,誠實的點點頭。
全文字無廣告
什麼叫假戲真做,李佑算是領教到了。但也沒法子,俞家村這些人已經是能找來的與自己最親近的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