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3/4 頁)
欲成大業,必須重用人才、會用人才。所以在這件事上,她很聰明的想要依靠李佑,而不是企圖徹底甩開李佑單幹。她很清楚,那是目光短淺的愚蠢行為。
以李佑的性格,既然敢提出這件事,心中肯定有了成熟的思路,更何況李佑在這方面的見識確實常常比別人高。
即便已經知道了創意又怎樣?若她完全甩開李佑單幹,從技術上是可行,但多半不如李佑做得好,因而最佳的選擇還是與李佑聯手。
更何況李佑還有一種很難被取代的重要作用,就是他的南方背景。
新銀號業務的最核心在於異地兌支和銀票通用,這必須首先在最需要、距離相隔又遙遠的地方之間展開。
北方首選自然是京師,南方首選則是兩千裡外的南京、揚州、蘇州等重鎮,特別是區域優勢第一的揚州和經濟總量第一的蘇州。可以說,新銀號不能在蘇州和揚州這對江左雙子星開拓,只在京師附近打轉,那和過去的傳統錢莊之類沒什麼區別。
李佑的價值在於,同時擁有揚州和蘇州兩個背景,銀號想在南方立足。李佑是必不可少的參與者。
即使想尋找另一個類似的人選。也很難再有合適的,別人誰能同時具備揚州金百萬這樣的老丈人以及蘇州府裡的人脈和根基?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李佑都是不可少的。長公主自然也不是短視之人,趁著李佑虛弱時期多爭一些控制權不代表著排斥李佑。
為消除情夫心中的芥蒂,她也明說了。將來要把銀號傳給小柳兒,再沒良心的人,也不會隨便坑自己兒子罷。她感到自己可謂用心良苦仁盡義至…
閒話不提,歸德千歲對著那張愁眉苦臉催促道,“別不情不願的藏著掖著了,你說下面該怎麼辦?”
“還能怎辦,先在京城裡開一家銀號,經營銀錢。”李佑隨口道。
“就這麼簡單?”
“還能怎麼樣?”
“你若不講點真東西,今天就別想出這道門!”
李佑嘆口氣。“你認為開銀號,最重要的根基是什麼?”
“你有話但講,我聽著就是。不要吞吞吐吐。”
“最重要的當然是信用。人們信得過,這銀號才開的下去。都信不過,誰肯平白無故把錢放到你這裡?誰肯用你開出的廢紙銀票?就是至親也不會願意。所以新銀號最缺的不是本錢,而是信用,按我的想法,這新銀號要想迅速生髮,那就只能先去借信用。故而我才如此看重呂家的老字號帳局,好像叫什麼祥昌帳局?”
“你說吞掉帳局,然後藉著老字號招牌立下基業?”歸德長公主躍躍欲試的問道,腦子裡閃過了數種強取豪奪的辦法。
李佑無奈的糾正千歲殿下不良想法,她作為已經聚斂了不少財富權勢的既得利益者,當前實在用不著去搞帶有原罪的資本積累,又不是真差本錢。銀行家並非地主,亦不是工場主,殺人是不見血的。
便敦敦教導道:“這要做佈局天下的長久生意,不是一錘子買賣,更不是做強盜!想求長遠之計,就別拿出那種侵吞民田的嘴臉,不然還開什麼銀號,誰肯相信強盜的信用?你還能硬逼天下人將銀子放在銀號,逼著天下人用你開的銀票?”
長公主若有所思道:“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不要當強盜,而是憑著別人相信來當騙子。”
這悟性真高,李佑讚歎一聲,繼續說道:“姑且可以這麼認為罷。其實法子很簡單,如果你已制服了呂家,可叫那祥昌賬局向全城公示,願為新銀號提供所有擔保,凡新銀號的一切銀票祥昌賬局都可以承認並兌現。這豈不簡單得多,輕易就借來了老字號的信用。”
“有了信用根基,之後就是推廣。這也簡單,從成立之日起,便打出一年內實現南北通兌的宣告,自然引人注目,想必此時京師裡沒有任何錢莊可以保證這個吧。”
歸德千歲問道:“只引人注目有什麼用?若叫好不叫座為之奈何?”
“那就想法子叫座!說實話,京師距離江南太遠,偏偏兩地之間銀子往來又很多,從官員到士子、商家,對銀票通兌通用有需求的人比比皆是,還怕銀號招不來客人?所欠缺的只是招徠手段而已。”
“開業之初張貼告示,三個月記憶體銀領票免收一切費用,將來到南方兌現時也免收費用;而過了三月後,一年內只收一半費用;再過一年後全部照常,優惠就過時不候了。肯定有不著急用現銀的人,願意早早來辦理。”
“其實用不了多少本錢,做的就是靠信用以錢生錢買賣。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