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第2/4 頁)
bxwx
面對黑壓壓一片的人頭,李佑並不怯場,在官場鍛鍊許久,這點場面小意思,再說李佑也不是第一次與監生講報紙的事情了。
他咳嗽一聲,開始講課:“首先諸位要清楚,報紙是給誰看的?本官就要告訴你們,報紙是給蠢人看的!而你們主筆主編,就是教導蠢人如何明白道理的!這點你們自己必須堅信不疑,如果打算投身於教導蠢人事業,需要自己心志堅定!”
李佑這個說法,叫眾監生心中暗爽,誰不想自詡精英成為人上人?
其實他們讀書這麼多年,心裡最想的還是做官,但如果做官機會不佳,萬般無奈之下去當這個報紙的主筆和主編也不錯。如果李大人描述的情況能夠成真,貌似也可以成為把持輿論高高在上的人物。
“其實我們就是史家!報紙上車就舊的東西,而是發生在新近的事情!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拿筆記下新發生的事情,所謂執筆寫春秋、辣手著文章!歲月時候長了,這就會成為史書的補充!”
“此外,我們這份報紙將呈送御覽!諸位的文字,都有可能被天子看到!而且每一期報紙印出來後,一日之內將免費送至京城所有衙門、各鋪鋪長、所有有名號酒樓、所有旅店、以及棋盤街、鐘鼓樓、崇文門外等處所有店鋪!預計要有上萬份!你們在報紙上寫一個字,就至少有萬人看,幾萬人聽!”
李佑拼命拔高報紙地位、描述出美好的前景,為的就是滿足所招來這些監生的虛榮心,讀書人總是吃捧殺的。文人名氣不靠互相吹捧怎麼起得來?放到報坊這裡,也別說吹捧報紙沒用,至少有利於在至關重要的開張初期鼓起眾人信心,保持人心滿足、隊伍穩定。
完參加報業的重要意義和本報坊的前景展望,李佑開始詳細介紹技術性問題。“版面其一,主要是議論朝政,或者寫朝廷之事。主題或可自採,或者由報坊選定題目。以待諸位議論,稿子好便可以發在報紙上!
是議論,其實是批評,萬般事務總能挑出錯來,挑出一個錯就要朝廷深思一刻鐘!”
便有人問道:“我等無權無勢,隨意批評朝政。容易引起種種不測。”
李佑鼓掌道:“說得好!所以本官定下了約法三章,望諸君遵守。一是語不能涉及君上;二是不得辱罵誹謗三品以上大臣;不得宣揚大明律所禁之事。除此之外,應當無礙!
若爾等還不放心,批評之外仍可發一篇辯護的作為襯托。有貶有褒,以此對照,顯得毫無偏私,從而叫別人說不出什麼!”
“版面其二,主要是京城百態,大抵是民間和權貴官宦之家的故事。要寫什麼東西。只須記得重點圍繞兩個詞來辦!兇殺與晴色!”
“哪兩個詞?”眾監生譁然,以為自己聽錯了。
“爾等沒有聽錯!一是兇殺,二是晴色,百姓喜歡看這些!當然,本官之意並非是宣揚這二者,但是我們要搞批判式報道!
本官要透過兇殺和晴色案件向百姓普及法律常識,讓百姓知道其嚴重後果!所以寫完事件後,要加幾句議論批判之詞,讓讀者知道這是錯的!
大小案件往往都要透過兵馬司。所以本官打算依託五個兵馬司。設定五個報站,圖的就是訊息便利。”
有悟性的人。彷彿在冥冥中已經領悟到了某種真諦。
“版面其三都是商家訊息,這個不需爾等太過於專注,盡都包在本官身上!如果你們有興趣,本官亦不反對!”
“版面其四,專登九州趣聞,京城之外的新鮮事情。故而本官要在崇文門稅關也設定報站,與外地客商溝通便利。對了,京城有不少紅毛鬼罷?若有精通漢字的,也可叫他們寫幾篇文章發表!”
最後李佑道:“大體上京師五城各派駐主筆十人,負責各坊鋪的訊息。崇文門稅關派駐十人,負責蒐集素材!其餘人等作為主編,留在報坊。”
這時候有個二十八九歲的監生站出來,對李佑的說法質疑道:“聽李大人意思,大部分主筆都要分散在街頭巷尾,宛如三姑六婆般打聽訊息?恕在下難為,實在做不得此事。”
李佑講的口乾舌燥,一邊低頭喝茶,一邊分析自己的表現。猛然聽到有人這麼拆臺,心裡不由得大怒!
本來他這非官方報坊想要招用大批監生就不容易,費盡周折的達成心願,卻在第一天就猛然到個如此敗壞氣氛的。
氣氛和心情是可以傳染的,如果任由他散佈消極氣氛,只怕整個報坊人心都要被帶壞。
必須給他一個教訓!李佑不動聲色的將茶杯放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