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2/4 頁)
上另一種體系的人臣之極。如果說他李佑那個世襲三品是勳貴的最底層,只算入了勳貴的門檻,那國公就是勳貴體系的最頂點,之上幾乎賞無可賞了。
國公世家屈指可數,但大都無實權,有跟腳的文官並不會懼怕勳貴,反而要以觸犯勳貴為榮。
但國朝祖制,歷代皆以公侯擔任南京守備,以太監出任協同守備。這一任守備便由魏國公擔任了,恰好又遇到太監勢力衰弱,於是魏國公成了為數不多具有實權的勳貴。遣部下軍官過江到揚州來捉拿他人,實在不算什麼。
真是魏國公要抓金百萬?李佑感到很棘手。若是太監動手,怎麼動手的就怎麼打回去,但如果是魏國公,就有點麻煩了。
李佑想得雖多,嘴裡繼續問道:“金百萬如何成了人犯?”
張言理直氣壯道:“綱商金氏,販運私鹽,數目巨大,南京江防營屢有查獲,今日便要提金百萬入南京審問!李大人休要阻攔!”
李佑心頭再次翻滾起來,他知道金百萬年年販運上億斤私鹽,南京那些人就是最大保護傘。但他知道自己沒能力去動,所以一直裝糊塗,也不向金百萬詳細打聽內幕,只打算拖到天子南巡,讓皇家去解決。
沒料到南京那邊突然賊喊捉賊,居然主動將事情翻出來,搶先動手來捉金百萬。有辦鹽太監誘使金百萬入彀,有指揮僉事率官軍以冠冕堂皇名義拿人,背後都代表了各自的勢力,這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麼?
他那老丈人胸中不是草莽,肯定非常小心這類可能的,如果有風吹草動,必然提前有所準備。今日金百萬如此輕易的身陷囹圄,說明了事前沒有任何徵兆,導致他毫無提防之心,所以真是事起突然啊。
先不想起因,李佑又在心裡將勳爵、地位、品級、兵權等要素比較一番,發現自己全方位的比不過,南京守備魏國公與他相較幾乎沒有短板。在朝中的那些靠山,遇到魏國公還頂不頂用也很難說。
想來想去,李佑覺得只有講道理了,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還有一點能依仗,在這裡他是地頭蛇,迫不得己時也可以選擇講拳頭。
想至此,李佑先講道理道:“金百萬寄籍揚州,正在本官轄下,既然有嫌疑,當由本官審問,你還是將人交出來。”
張言笑了幾聲,“李大人,雖然你是地方官長,但你與金百萬的關係,全當我們南京不知道麼,你難道不須避嫌?”
又指責李佑道:“你若繼續阻攔並強索人犯,那就是包庇同犯!金百萬的大罪,你包庇的了麼?”
看到對方反駁的如此犀利和迅速,甚至超過了他的水準,一般人會有這樣的能力嗎?使得李大人越發感到,對方絕對是有備而來的,連這些臺詞都預備好了。
那更不能讓金百萬捉走了!如果人到了南京,屈打成招下栽贓自己,那就是被坑害了,即便可以拿金書鐵券頂罪,但很不划算。
道理講不通就講拳頭,瞻前顧後絕對要壞菜,事後再想辦法彌補好了,有金書鐵券什麼罪行頂不了?
李佑下了狠心,對著二百軍士發令道:“聽本官號令,上前拿人!誰敢阻攔,依舊格殺勿論!”
李佑話音剛落,便聽到後方有人大喝:“揚州府兵住手!”
回頭看去,原來是巡撫行轅的中軍官。只見那中軍官高舉令箭,擠到守備司營兵之前對著李佑高聲道:“奉軍門之令,所有守備司營兵一律回營休整,無行轅命令不得擅自動用!”
守備司的上級衙門,的確是有“提督軍務”銜頭的鳳陽巡撫。
混賬!李佑萬萬沒有想到楊撫臺這個時候突然跳出來,捅了他一刀,攔住了他的拳頭。
!#
~shuhaige。《138看書網》~'(m)無彈窗閱讀'
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
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
天下巡撫共有二十幾個,官場專家研究巡撫時有按照地方類的,有按管事分類的,但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則是,看該巡撫有沒有“提督軍務”這個差遣。
加了提督軍務的,能總管一方軍務,可以稱為軍門;不加提督軍務的,就只是個大一號的布政使而巳。shuhaige。
鳳陽巡撫楊撫臺的官名就有“提督軍務”四個字,所以他對江北地區的守備司營兵、衛所軍戶和海防道具有最高指揮權。
現在楊撫臺則動用自己的指揮權力,派標下中軍官帶著令箭到了公稀,命令揚州府守備司營兵回營休整,不要跟著李佑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