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是應該的。
這就是一個人所謂的‘一帆風順’。
都是因為我們將責任都交給了別人去承擔,而自己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一切安逸美好,還以為這全是自己努力得來的結果!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真是精闢!
唐菲敬重蘭昭,就因為她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人。
她所擁有的一切或許不多,但確實實打實都是她自己努力得來的。
唐菲覺得自己沒有這樣骨氣,所以她對這樣的人更是格外佩服。
蘭昭被稱為‘蘭君’。
‘君’又被叫做‘大家’、‘大師’,這個詞足可以稱得上對一個人在特定領域裡成就的極高肯定了。
一個人想要被稱為‘君’,那麼她便絕不可能只是為了某種目地而去學習研究,那必然是全身心的熱愛。
蘭昭不光是她的琵琶,她的樂器水平在大雲國都是極高的。
也只有她,才能譜寫出最美的樂曲,讓《花木蘭》這個故事在整個大雲國發揚光大、流傳千古。
您還真別說,改編成戲曲真的是個挺重要的事兒呢。
因為大雲國的古代,再怎麼發展的不錯,那也是男權社會。
男權社會對於女性的限制是很多的,以前就曾經說過,除了一些特殊的節日和特殊的活動,女生是不可以隨便上街的。
像是飯莊、酒館兒、茶樓這樣的場所,女生更是不能隨便進的。
進都進不去,那你還怎麼聽評書呀!所以這評書啊,主要的受眾群體還是男人,女人聽不著。
但是戲曲就好辦了啊!
女人雖然不能進戲園子,但是逢年過節、辦喜事、做壽那可都是要請戲園子來家表演的呀!
這古代沒有電視電影,所以這看戲就成了百姓們很普遍的一種消遣。
當然了,戲園子也分好壞,一些大的戲園子還真不是普通人家能請得起的,但是看不起好的,不還有一些比較簡陋的嗎?
改編成戲曲,這還真是一種可以讓男女老少都普遍能接受的文娛形式。
古代文化生活本來就挺落後的,一些好的戲曲、評書更是少之又少。
你看咱們現在一天挺自在的,平民老百姓沒事兒上個網就可以點評一下國家大事兒,指揮指揮美國大選。
但是在大雲國,這些都不可以。
雖然不能說是像‘焚書坑儒’,或者是‘文字獄’那樣的血腥嚴苛,但是也不能亂說話,。
出書啊、戲曲的稽核,那也遠比現在要嚴格幾百倍。
唐菲的《花木蘭》可以發表,那一方面是因為內容比較積極向上,而最重要的原因還真是因為唐菲皇上最喜歡的德妃。
沒辦法啊,現實就是這樣啊!
你要是沒有一點兒的背景,沒有一點兒勢力,便是你有真才實學,也總是要多走很多的彎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任重道遠
甭管是因為什麼,總之這《花木蘭》一經推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別說是一些有些知識水平的中產階級了,便是一些天天在地裡忙活的泥腿子,下地幹活的時候兒,也總能哼上幾句。
或許開始的時候還有一些重度直男癌覺得這個花木蘭實在的不知廉恥,居然以一個女子之身拋頭露面,甚至上戰場打仗,簡直是丟盡了女人的臉!
但是在封建統治階級,國家想推行一種思想,難不成還能讓你幾個直男癌反了天了?
其實說實在的,無論是古代社會的封建統治,亦或是我們現在的民主,說的算的,都是統治階級。
區別就是封建社會的時候,統治階級要釋出一點兒什麼政策,那就直接釋出就好了,而你想搞民主的話,你得先花上點兒時間給老百姓洗腦。
哪個國家都一樣,世界上哪有什麼絕對的道理,統治階級要你接受的,那就是道理。
皇上想讓百姓們認識到女性的力量,宣傳宣傳大家便也認識到了。
就好像**說‘婦女能頂半邊天’,那就是頂半邊天。
別說是這樣的正確的真理了,就算是錯誤的謬論,只要所有人都認為是對的,那麼你便也會覺得是對的了,這是人的本能從眾心理。
不過讓人們意識到女子的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