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4 頁)
安民樓上怎麼說還有華蓋遮日,城樓下那可就是直曬著陽光了。
曬啊,熱啊,這些都算好的了,最主要還必須將腦袋緊緊貼在地面上,動也不能動。
真是要人命!
這公公讀得什麼玩意呀?咬文嚼字的,咱們也聽不懂啊!
聽不懂還得這麼幹聽著本來就難受,更別說這讀來讀去也讀不完了。
百姓們硬挺著。
一盞茶過去了,一炷香過去了,半個時辰過去了…還不結束!
終於有一些身子較弱百姓的堅持不住了,眼睛一翻,身子一撅,暈過去了。
這是中暑啦!
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出事故啊!
虎賁衛也不敢耽擱,悄沒聲兒的就給抬下去了。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倒過去的百姓便也越來越多。
‘噼裡啪啦’和下餃子似的。
皇上舉辦冊封典禮之前勸唐菲的時候就說,這冊封大典是為了增強百姓們的凝聚力,這話說的還真是不錯。
百姓凝聚力在這一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都在心裡惡狠狠的期盼著:“這死太監,快點讀!趕緊完事兒呀!”
死太監常化全表示自己壓力很大,他嗓子都有點兒啞了,額頭的汗水更是匯成了一條小溪。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聖旨到底是讀完了!
“……遂以唐氏刺朕,事同政君,可立為德妃,欽此!”
隨著常化全公公最後兩個字消散在空氣中,整個安民樓下不可抑制的發出了一陣歡唿。
“哎呀媽呀,可算讀完了,終於從酷刑中解脫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四百三十章 冊封大典 4
因為如釋重負,所以在常化全宣讀完聖旨後,百姓們高唿‘皇上萬歲,德妃娘娘千歲’的時候,那聲音格外的響亮,又充滿了喜氣洋洋。
上萬個人這麼一起喊,還真是氣勢磅礴,如山崩地裂一般。
唐菲本就跪得腿麻,被這驚雷一般的聲音一震,差點沒軟倒在地,幸虧皇上在身邊兒一把扶住了她。
得,至此,這冊封大典需要唐菲出力的地方就算是徹底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要禮部的官員抬著彩亭跟皇上一起去太廟告祭先祖了。
說實在的,禮部的官員也是累得夠嗆。
誰不累呢?跪那麼長時間。
這皇上也太能講了,這哪是一個聖旨呀?簡直是一本書呀,名字就叫做《德妃傳》的書啊!
不過總算是讀完了。
帶著劫後餘生的歡喜,禮部的正史樂顛顛的天真的捧著聖旨放到了彩亭裡。
接下來就簡單了,他們幾個禮部的官員只要抬著彩亭跟隨皇上一起去到太廟就大功告成啦!
德妃娘娘的這個彩亭聽說是皇上親自佈置的,還真是漂亮!
外面用五顏六色,色彩斑斕的綢布包著,看著就喜氣。
要知道,這古代染色技術可不像咱們現代那麼發達,能將綢緞染成這麼透亮的顏色那可是極不容易的。
說句不誇張的,就德妃娘娘彩亭上包著的這些布,就足夠他們禮部一個普通官員幾年的俸祿了。
不過誰讓人家是娘娘呢!
正史不敢嫉妒,只是小心的將聖旨放在了彩亭裡。
然後他們幾個大老爺們兒就準備好了,一起發力,抬彩亭去太廟。
沒抬動。
哎呦,我信了你的邪?
正史喊了個號子,大家一起使勁兒!
還是沒抬動。
媽呀,這好尷尬呀!
正史懵逼了,從來不知道舉辦個冊封大典還是個體力活兒呢。
他趁著沒人注意,小心的仔細瞅了瞅這彩亭裡都放了些什麼,咋這麼沉!
撥開那些五顏六色的綵綢,正史嚇了一跳!
呦呵,這東西可真夠多的!
各式各樣的金銀器具就不用說了,還有一對兒上好的白玉如意,這是寓意著吉祥如意。
一對兒精巧的青銅烏龜,這是寓意著長壽萬年。
一對兒金制的麒麟神獸,這是盼望著‘麒麟送子’。
還有五隻不知道用什麼寶石做成的五隻蝙蝠,這是寓意著‘五福臨門’。
除去這些,還有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